教育改革不能仅期望以好心赢得民心

2021-12-29 01:09:54华夏高考网

北京日前推出的、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排浪式”系列中高考新政,剑指择校热等顽疾,在赢得赞扬的同时,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从以往其他省份的教改实践看,改革是否成功,不能仅以动机、规模和力度来论,作为教育“消费对象”的学生和家长们能否“实际获得”,才是判断各项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从历史上看,教育改革多数初衷不能说不好,不少改革力度也不能说不大,但真正落实到学生和家长身上,其真实获得感如何却值得考问。以减负为例,仅是出台的各级各类条例,如果全国各个省份都罗列起来,估计用“多如牛毛”来形容也不算太过分,这其中,有不少条例和规定甚至极其严苛。但政策是一码事,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感受又是一码事。

今年清明节前夕,有媒体报道了一位妈妈的纠结:“我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妈妈。在孩子度过了不适期后,我欣喜地发现,现在的学校与自己上学时已经完全不同了:孩子们写生字,很少再抄十遍二十遍了;寒暑假作业也只需学生上交结合学过的知识手绘的‘小报’了。但是,随着欣喜越来越多,我的烦恼也随之增多。我发现,那些让我欣喜的改变必须建立在我越俎代庖、全身心帮助孩子上面。相比之下,我要操的心比我父母多了几十倍。”最后,这位家长发出感慨说:“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逼着其中一个家长辞职回家。”

其实,有这种感慨的家长恐怕不在少数。笔者不久前曾听一位出租车司机感慨,说他的孩子考取了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孩子才上高一,已经不得不每天熬夜做作业到10点甚至更晚,这位司机师傅在担忧自己孩子健康的同时,对教育甚至质疑:“我们的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

是的!当教育改革的口号一再响起,看着学校教育不再聚焦于抢生源,并逐渐摒弃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注重减负、注重体质健康。应该说,没有几个教师、家长不赞成的。但问题是,教育变革的美好初衷如果要以教师、家长牺牲其额外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为代价时,人们就有理由质疑:这样的改革是否走偏了方向?

好的改革应该既重过程也重结果,应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但现实是,我们教育领域的不少改革是以“牺牲”乃至“逼迫”学生或者家长就范为前提的。再以减负为例,实际上,减负新政带给家长的纠结还不算大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学生虽然在学校的课业负担减轻了,但由于竞争压力仍在、合理分流的渠道不健全,于是,各类辅导班、特长班就填充了学生的课外时间,造成学生的负担实际上不降反增。学校教育这一方在不断促进教育公平,而家庭教育那一面却因投入不均衡而带来学生受教育机会和结果不均衡的新问题。

让学生和家长们真正有实际的获得感,这不仅应成为所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也应该是归宿处,并在改革实践中成为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教育改革,实施前必须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和周密论证,广开言路,征求多方意见。不能仅凭一片好心,就期望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