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宿舍条件内部图片,贵州民族大学宿舍条件环境怎么样

2021-04-03 03:34:50华夏高考网

贵州民族大学宿舍条件内部图片,贵州民族大学宿舍条件环境怎么样

贵州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贵州省重点建设的高校,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坐落在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校园占地面积88.31万平方米,有校舍面积39.5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8.2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总藏书量162.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8.8万册,电子图书44万册。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37人,其中专任教师65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316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8.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36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1.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多集中在青年教师中。教师中先后有10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人,贵州省人大常委1,贵州省政协常委1人;有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6人入选贵州省学术学科带头人;有6人获贵州省政府津贴;有省管专家1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贵州省十大优秀科技人才1人,有4人获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经过56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民族类学科为特色,文、史、法、管、理、经、工、教育等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设18个学院,1个系,3个公共课教学部门,有普通本科专业4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6个;其中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美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机化学、民族传统体育学、音乐学等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各类学生12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9528人,包括普通本专科生8733人,研究生153人,留学生7人,预科生212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358人。另有函授生、业余生3916人。学生的民族成分涵盖31个民族,少数民族和来自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学校自建校以来,已经为社会输送50000多名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分布在民族地区和全国各地,有不少人已成为民族地区各条战线和各自学科专业领域的骨干。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成立了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民族经济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水书文化研究院6个研究院。另外,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贵州省苗学会、贵州省布依学会、贵州省侗学会、贵州省土家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水学会等8个省级民族学会及其研究中心均挂靠我校,形成了强大的民族文化研究阵容。

学校一直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英国、荷兰、韩国等国家的一些高校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威斯康星州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韩国祥明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商学院、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外及港、台地区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

学校三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并获“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四五’普法示范学校”、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贵阳市“红旗文明单位”,先后十二年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和“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等。

学校历来得到党和*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胡锦涛同志、胡耀邦同志、*同志、*同志、李瑞环同志,全国政协副*周铁农同志、杨静仁同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司马仪?艾买提同志等都曾先后到校视察。1991年12月25日,时任中央中共*、*的*同志来我校视察,作了“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团结”的题词,并为我校题写校名。2001年5月17日我校50华诞,*同志又为我校作了“努力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题词。贵州省历届省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和关心贵州民族学院的发展,2007年4月,将贵州民族学院列为贵州省重点建设大学。

目前,全校师生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校训和“奋发蹈厉,庄敬自强”的校园精神,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为中心,努力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将学校建成学科优势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