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相关话题热点提案解读

2022-03-16 01:11:26华夏高考网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相关话题热点提案解读

全国工商联副*:精准引导支持产业扶贫

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在贫困地区建立扶贫项目,开发资源、培育产业,盘活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企业可以负责品种选择、规范制定、收购和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贫困地区可以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式组织合作社,贫困户可以通过加入合作社的方式参与生产、通过劳动实现脱贫。企业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不仅起着组织者的作用,而且起着风险抵御者的作用;不能把产业扶贫简单地看作公益活动或一次性捐赠,而应同贫困村、一般农户和贫困户开展长期合作,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盈利、农户受益、贫困户脱贫的多赢。小微企业贴近农村、农户,与农民联系紧密、彼此信任,生产方式也适合农村实际,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作用大、效果好。对大企业来说,既可以直接进行产业扶贫,也可以通过支持、帮助小微企业

,如购买其产品、为其提供营销渠道等,帮扶贫困村、贫困户。

产业扶贫离开企业是不行的,但单靠企业也是不行的,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目前,农产品总体过剩,简单扩大再生产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应引导企业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优化股权结构,降成本、提产量,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提高规模化水平。推进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企业协作,推动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基地和产业项目示范、入股分红和股份合作经营等产业扶贫机制,特别是发挥东部大企业、物流类企业、销售类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创新种养技术、引进和培育新品种上下功夫,着眼绿色环保、高营养、好口味,提供高品质农副产品;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种养技术,大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利润率。

同时,政府还应给予参与产业扶贫的企业精准支持。一是精准的政策支持。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参与扶贫的优惠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减免政策、优先保障扶贫项目建设用地、贫困劳动力用工补贴等,但相关政策的精准度还不够。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实现精准扶贫,必须有精准的产业扶贫政策。应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申请审核程序,提高企业运用政策的便捷性。二是精准的资金支持。应树立扶持扶贫企业就是帮助贫困户的意识,统筹整合扶贫资金,根据企业带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确定扶持的金额,通过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用,切实加大对扶贫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精准的配套服务。应做好企业的配套服务,不能引进企业之后就撒手不管,让企业孤军奋战。应在土地流转、项目审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向企业及时提供服务,对企业在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技能培训、基地认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

扶贫攻坚大视野:在“精准”的路上

中国扶贫政策的推行和贫苦人口的减少,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件大事。正如*同志在对扶贫工作的论述中谈到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四十年来,中国政府在扶贫之路上坚定前行。

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开始执行。在“精准扶贫”政策推行中,不少地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尤其是有关部门确立的干部驻村帮扶、电商扶贫等“十大工程”执行后,扶贫的可持续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各项措施的安排,对扶贫帮困工作的进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如何鼓励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到扶贫中,如何加大金融扶贫的力度等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合理安排。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这项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有任何杂音。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力打响扶贫攻坚战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扶贫工作中的贪污腐败问题时有发生,这为下一步的扶贫工作提出了警示。因此,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应当并重,监督方式也应当多元化,让贫困人口对扶贫政策有充分的知情权,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尤为重要。

既为见证中国式扶贫的艰巨和成就,也为更好推动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第一财经数路记者深入贫困区县乡村,感受贫困群众的喜乐哀愁;随驻村帮扶干部的脚步而动,看扶贫工作的细致和艰辛。记者们历时近百天,从电商扶贫、易地扶贫、干部驻村扶贫、社会力量自发扶贫以及市场化扶贫等角度进行了调查和报道。

我们有一个共同愿望,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这正是“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终极目标。扶贫攻坚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