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更好体现人文关怀,强化资助育人功能

2021-05-01 00:42:39华夏高考网

为便于各地区、各培养单位、广大学生及社会有关方面更好理解《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相关内容,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对照以往出台的相关文件,《通知》在完善资助政策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答:《通知》在完善和推动政策落实方面突出无缝衔接、全面覆盖,主要体现在“四个全覆盖”。

一是培养单位全覆盖。资助政策要惠及高校、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各类培养单位学生,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全面落实研究生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校、会计学院等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可按规定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二是教育层次全覆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预科生等各阶段学生,均可按规定享受相应教育阶段的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三是公办民办全覆盖。重申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按规定同等享受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四是所有区域全覆盖。要求所有省份于2017年4月30日前出台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政策;同时明确,对于符合条件的跨区域就业学生,按照“谁用人谁资助”原则,由就业所在地区给予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问:《通知》在精准资助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为提高资助精准度,《通知》提出“四个精准”的要求。

一是对象精准。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确定本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指导标准,高校等培养单位要根据指导标准确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和资助档次。二是力度精准。加大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作为重点资助对象,国家助学金等相关资助政策原则上按照最高档次或标准给予相应资助。三是分配精准。进一步优化资助名额和资金分配机制,向民族院校以及以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学科专业为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高校等培养单位倾斜,并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专业、培养层次、学生经济困难程度等因素。四是发放精准。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方式发放资助资金,特别强调对于应当按月发放的资助资金,要确保全年发放金额达到规定的资助标准。

问:《通知》进一步拓展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覆盖范围,真正实现了全覆盖。请问主要在哪些方面作了拓展?

答: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仅针对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办理。《通知》在两个方面作了拓展:一是开办单位从普通高校拓展到了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各类研究生培养单位;二是学生群体从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研究生拓展到了预科生。国家助学贷款拓展政策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实施,符合条件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申请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在入学前、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即可申请办理,请与生源所在地的县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录取高校或科研院所等培养单位做好对接。

问: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对于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很高,《通知》就优化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有哪些部署和要求?

答:为进一步优化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切实把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落到实处,《通知》针对当前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四条措施。一是严格遵守规定程序和时间节点。对下达名额、组织评审、报备材料等工作,进一步重申了要求。二是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各类资助资金。特别要做好寒暑假、学生毕业等时段的衔接工作,及时足额将资助资金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学生手中。三是加强资助机构建设。尚未建立学生资助工作机构的培养单位,要尽快建

立机构或配备专门人员。进一步加强县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按规定落实人员工资福利、职称评聘等方面待遇。四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增强资助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工作质量。

问:学生资助不仅限于为学生提供经济保障,还承载着育人功能,《通知》对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资助育人工作。一是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在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要采用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情况等内容时,不应当涉及学生隐私。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涉及受助学生的相关事项,应当征得学生本人同意。二是强化资助育人功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在奖助学金评选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等环节,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青年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国家资助完成学业,增强受助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