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金被校长挥霍一空,光立案查处还不够

2021-05-09 00:48:52华夏高考网

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现有初、高中40个班,在校生2000人左右,其中每年被列入帮扶救济的贫困学生200名左右,每名贫困生每年1250元的助学金,数百名贫困生却一分没拿到,47万助学金被校长挥霍一空,有的孩子因此而辍学。(4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读到这则新闻,谁不震惊?为普及全民义务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上得起学,国家专门下拨专项助学基金。没想到这笔攸关孩子成长发展的钱,竟被所在学校的领导全部转化成学校“小金库”,供其挥霍。

是谁给他们这么大的胆子?除涉案人员的廉洁自律、遵章守纪意识薄弱外,还潜在着三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因此,一旦出现校园腐败案,我们不能局限于立案查处,要深刻反思,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要破解疏于管理的问题。教育系统现行的管理教育架构,基本上都是垂直化管理。驻地的学校相对独立,平时若上面的负责同志下来少,就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管理的真空地带,驻地学校大有天高皇帝远的架势。为所欲为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长此以往,不出问题、不犯错误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今天以案为戒,把强化对驻地学校的管理提上日程,实行有效的监督,是防止校园腐败问题发生的当务之急。

其次,离任审计检查,不能形同虚设。按照现行的管理规定,对离职的负责人,各个系统都有例行审计检查程序运作。试想,若对涉案的这所学校前任校长的离任审计做得扎实,就有可能刹住违规动用助学金的歪风。然报道中没有看到对其前任校长的离任审计,只看到身边工作人员对涉案校长的提醒,前任校长是这样做的,咱不能发,若发下去就会出大乱子。离任审计的缺失,导致涉案的这名校长,经不起身边工作人员忽悠,萧规曹随,继续截留下发的助学金。在违规违法的路子上不能刹车,越陷越深。

其三,决不能让熟人打开违规违法的“闸门”。从报道中看到,每年教育系统的财务例行检查大多有走过场的问题。造假的报表,相关学生的签字,尽管是经办人找他人代签的,但也都能安全“过关”,未有“识破”。在开户银行取款,解卡本应本人办理,他人不可替代,却演变成集体户的办理领取。之所以他们一路绿灯通过,关键是事前的活动,打通了关节。正如涉案其他人所言:教育财务审计也是熟人对熟人,风险不是太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育上的违规违法处理自然要“零容忍”,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扎紧制度的笼子,更是一劳永逸的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