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班主任评家庭教育过度呵护把孩子教成玻璃心

2021-06-19 03:11:54华夏高考网

不会主动表达的“小哑巴”,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木头人”,动作极度迟缓的“小老人”……“六一”前夕,武汉市“十佳”班主任施蓓撰文《一不小心,把伢教成了奇葩!》为那些被不当家庭教育教出的奇葩孩子担忧和惋惜。

生于1972年的施蓓,现为洪山区广埠屯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经25年,曾获得武汉市“十佳”班主任称号。

有的小孩一提作业就呕吐

在文章里,施蓓举例了她遇到过的蛮多怪小孩。她教过的一名男生读至三年级,从不在学校解大手,因为不会自己擦屁股。在家解完大手,都是爷爷给他擦。还有四年级的男生,不会清理桌子、不会做清洁、不会系鞋带、吃饭吃得满脸都是。

施蓓教过的一名小男生,慢得超乎想象。收书包时,不知道要带哪些东西,面对着抽屉选择困难。清理桌上垃圾,他一个垃圾跑一次。

还有一些孩子,一提学习就开始呕吐。施蓓教过一名男生,某天因为不想做作业而哭闹,偶然间吐了,家长关心孩子身体,没有要求孩子完成作业。敏感的孩子看到了“突破口”,一听妈妈要求他回家做作业,他就哇哇呕吐,或者满地打滚耍无赖。

还有一些孩子是不聋不哑但不肯说话的“小哑巴”。他们常有的表情就四样:上课时默默地看,下课玩耍时咧嘴笑,遇到不满意的事苦巴巴地望对方,不解决就一边跺脚、推人,一边生气地哭。

脆弱孩子源于家长过度呵护

在施蓓看来,这些怪小孩主要是被家长过多关注、过多保护、过多越俎代庖而导致。

有个七岁女孩玩游戏时,因为男同学拍了她的屁股,伤心得不能自已,她指着男同学说:“你知道吗?你做了对女人极其侮辱的事情。”后来,施蓓从女孩的父母那儿知道,妈妈常常给她进行人身安全教育,令她对身体接触过敏。

施蓓接触过很多学生家长,他们过于重视孩子心理健康,为了保护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常常过滤日常生活信息,过度安抚孩子。于是,他们的孩子心灵格外脆弱,经常为周围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纠结郁闷半天。比如,有学生早上长期迟到,不好意思进学校,家长不惜撒谎以维护孩子,如孩子又拉肚子了、他每天起得蛮早看书忘记时间了。老师其实知道,真实原因不过是早上起不来、吃饭慢,家长如此呵护往往使孩子倔强又敏感。

不是孩子改变不了,是家长改变不了自己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接手一批新学生总是布置家庭作业如学系鞋带、学穿衣服时,施蓓每每悲悯之情从心中涌来。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人爱的呵护,施蓓说她只是想通过这些例子提醒父母:帮得太多,孩子笨手笨脚、笨嘴拙舌不说,之后引起的学习、交际、自信方面的痛苦将导致孩子成为奇葩。

面对这些怪小孩,施蓓从不指责他们,而是尽力提供锻炼机会去弥补,她设计了许多游戏如“排式气球”“过道摸瞎”“坐球大赛”等,让全班一起玩。她也常带孩子们一起玩爬竿、工兵挖地雷、踢毽子、跳皮筋,通过有趣的活动协调孩子的四肢。

施蓓的文章经长江日报新媒体推送后,引发网友反思讨论。一位同是小学老师的网友说,深深感觉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改变不了,是家长改变不了自己。另一位网友留言:这一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哄着,家庭教育难得统一,对孩子的需求难得延迟满足,这位老师分析得真的很好,家长们一定要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