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喜欢吃什么菜,湖北人喜欢吃什么口味

2021-05-08 07:10:30华夏高考网

NO.1热干面

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过了几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取财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汉热干面。

NO.2武昌鱼

*的著名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武昌鱼名扬中外,香飘万里,成为湖北的一道当家名菜。武昌鱼,学名团头鲂,俗称“樊口鳊鱼”,产于鄂州市梁子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樊口。武昌之名源于三国。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末帝孙皓从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今鄂州),达官贵人怨声载道,左丞相陆凯上奏章劝阻,引用“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在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童谣,从此,樊口鳊鱼始有武昌鱼之名。武昌鱼头团、背厚、鳞白,两侧呈菱形,口较宽,背鳍短,尾柄高,两侧各有14根肋骨,比其他鳊鱼两侧各多一根,腹内无黑膜。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上等佳肴,故有“樊口鳊鱼甲天下”之美称。武昌鱼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高度评价。1956年,*在《水调歌水-游泳》一词中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更使“武昌鱼”蜚声中外。医学界人士认为:经常食用团头鲂,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

NO.3豆皮

武汉豆皮,尤其是老通城的豆皮,味道鲜美,遐迩闻名。

1958年,**两次亲临老通城视察,并品尝了三鲜豆皮,还接见了“老通城”专做豆皮的高金安。*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品尝过三鲜豆皮。英、美、法、德、日等5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知名人士、归国华侨以及港澳同胞,慕名前来老通城尝鲜的,更是不计其数。

豆皮本是湖北传统的乡土风味。在农村,每年到了冬季农闲时节,过了冬至就有烫豆皮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到了腊月廿四前后,几乎家家户户都烫豆皮。豆皮传入武汉后,一些夫妻小店,倚门建灶,当街营业,还用香葱和糯米作馅子,这是早期光豆皮,有时顾客自带鸡蛋,要求把蛋打在豆皮上,居然色泽光亮,橙黄爽口,这就是武汉出名的蛋光豆皮了。当时,武昌王府口的豆皮不用鸡蛋,只放少许糯米,撒些葱花,吃起来外焦里软、油重、味香,很受人们欢迎。

抗战胜利后,汉口大智路老通城食品店把三鲜豆皮作为主要小吃品种来经营,并在大门口装上了“豆皮大王”的霓虹灯。高金安在老通城专做豆皮,他做的豆皮,具有浆清、皮薄、火功正,投料、调味恰当均匀,吃起来有味香、爽口、外脆、内软的特点。后来,老通城的豆皮花色由三鲜豆皮发展到虾仁豆皮、冬菇豆皮等品种。五十年代中期,三鲜豆皮不仅遍及武汉三镇,而且流传到上海、广州、长沙、乌鲁木齐等地。

NO.4精武鸭脖

战国时期,楚王率众征伐,途径汉中,人困马乏。某日,路经一野湖,见群鸭云集飞渡,景象壮观。楚王大喜,令军士捕而食之。不日,余鸭无数,恰军中一人,擅于膳食。教众人用秘方酿制,遂成鸭脖美味,楚王尝之,赞不绝口。而军中士卒尤为喜爱。得此美食后,楚军越显神勇,攻城略地成“七雄伟业”。而偶有伤寒不适,食之亦无一不好,众皆称绝。精武鸭脖之名由此而得。

数千余年,此秘方不得而传。恰有汉口人氏汤腊九,颇好饮食,并为调配佳肴费尽心机。一日偶遇川中好友,言谈中说及战国精武鸭脖美味,叹息不已。汤氏突发奇想,通阅古籍,寻觅良方,并结合川鄂两系之长,穷数年之功,渐成特有风格。其所酿造鸭脖,亦成一绝。众人食之,无一不叹为佳肴。“九九鸭脖”美名由此发扬光大。屈指而算,已十数年矣。千年美味终归于此。

NO.5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汤包馆,座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开办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老板田玉山,汉阳人,原来是个水果摊贩,由于生意清淡,改营熟食。开张时,请了一个南京师傅,做猪油葱饼,后来增加了小笼汤包。当时只有五张半圆桌,是个规模窄小的夫妻店。民国初年在汉口回龙寺和长胜街有两家下江馆子,招牌都叫"四季美",小笼汤包很有名气。田玉山也想借用这个"名牌"招徕生意,但又觉得自己是本地人怕惹麻烦,就起了个"美美园"的招牌。不料他的侄儿田泽春就在"美美园"隔壁打出了"四季美"的招牌做汤包,唱对台戏。这下激怒了田玉山,索性摘下了"美美园"的招牌,换上"老四季美"的招牌,并且在汤包质量上狠下功夫,吸引了很多顾客,田泽春的"四季美"门庭冷落,很快就关了门,这一场叔侄角逐,田玉山是一箭双雕:即挤垮了田泽春,又创了"老四季美"的牌头,赢得了声誉。

以后,在民生路、四官殿一带又开了四家"四季美"。另外,还有大红楼、竹帘春等许多酒楼也兼营汤包,但终究没有田玉山的"老四季美"汤包的风味出色。所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他的生意一直很好。解放后,1956年实行了公私合营。现在无论是营业规模、服务设施、品种风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四季美的汤包为何如此鲜美?这与武汉的历史和风情有关。武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大商埠、"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李白诗句)商旅云集,也带来各地饮食风味争芳斗艳。汤包原来是江苏一带著名小吃,武汉很早就有下讲馆子经营镇江汤包,而今具有武汉武汉地方特色的四季美汤包,则是四季美的老厨师们在镇江汤包传统做法基础上,按照武汉人口味不断改进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特点。老厨师汤包大王钟生楚等人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很多贡献。

NO.6面窝

面窝和热干面一样,也是武汉人爱吃的早点之一,制作简单,遍及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多为摊点经营,或由饮食店兼管,没有代表性店铺。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干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NO.7米酒

孝感米酒是我省的传统的地方风味小吃,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就出了名。它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孝感特制的酒曲??风窝酒曲做发酵剂,经糖化发酵制成的。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汤清,颜色碧绿,蜜香浓郁,入口甜美,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并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产妇和妇女经期多吃,尤有益处,是老幼均宜的营养佳品。

NO.8米粑

从江汉平原传入武汉市,成为市民爱吃的一种早点。制法是把大米磨浆发酵,加上面粉、白糖、纯碱等调匀炕熟。外壳金黄焦脆,内肉洁白软润。

如今,武汉人爱吃耙耙尖,炕出的耙耙比过去的大两个,薄薄的,脆脆的,风味别致。

此物随处可见,但要买厚薄一致,吃来不酸的也不容易。

NO.9糍粑鱼

“糍粑鱼”是具有浓厚的湖北乡土气息的地方风味名菜。是以鲤鱼肉为主料,经过腌渍、晾干后煎烧而成的。2。“糍粑鱼”口味咸辣、香气扑鼻,有“闻则臭、吃则香”之说。佐饭能增量、佐酒可转换口味,在鄂东南地区人们食用“糍粑鱼”已是一种嗜好。

这种鱼因为鱼是切成块状,状如糍粑,故名:糍粑鱼。

NO.10珍珠丸子

湖北民间传统蒸菜,选料有猪肥瘦肉茸、鱼肉茸和荸荠丁等,加上精盐、胡椒粉、葱花、姜末、绍酒和成馅,挤成小丸子,滚上浸泡滤干的糯米,上屉蒸制而成。色泽洁白,米粒晶莹如珍珠,吃起来丸子软糯鲜香。

做法:

第一步:糯米洗净,提前半小时用水泡一下,不要多,刚把米浸着就行了。

第二步:把肉剁碎了,我一般都是自己用刀剁肉的,不买那种加工好的,不香,没有嚼劲。

第三步:放调料之前,放入切碎,切细的姜,葱(看个人喜好了)。

第四步:放入适量的料酒,酱油,盐,味精(可以用舌头舔一下知道味道)

第五步:防入少量的粉。(我放的是面粉)然后将做好的珍珠丸子放好配料之后拌匀。用手挤差不多的圆球,然后放到糯米的碗里滚一下,碗面就占了一圈的糯米了,这时候呢就是“珍珠”了。然后把珍珠放在洗净的,表面刷上油的白菜叶上做这些的时候,可以一边烧水,等水开了,放上去蒸30分钟,这时就飘出香味了,还有白菜的淡淡的香味,美味的珍珠丸子就可以出锅了。

NO.11沔阳三蒸

沔阳是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大县,历史上包括今洪湖市,近年改制为仙桃市。这一带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三蒸即三样蒸菜,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鸡,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丸子,有的说指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曾专门赴仙桃考察沔阳三蒸现状的中国烹饪大师孙昌弼表示,“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鱼、蒸肉、蒸蔬菜。目前,在当地人家仍非常流行。

珍珠丸子是用肥瘦均匀的猪肉和鱼肉做主料,剁成茸拌上鸡蛋清,配胡椒粉、姜末等六七种佐料与湿淀粉调匀,用手挤成直径五分钱大小的肉丸,放入筛内滚粘糯米后装进小笼屉,在沸水锅上用旺火蒸。蒸出的丸子色泽晶莹洁白,米粒竖起似珍珠透明,肉丸软糯松泡,味道鲜美。

蒸白丸,以瘦猪腿肉和鱼作主料,更注重火功,其色泽乳黄,丸质软嫩,油润松软。

NO.12欢喜坨

30年代,汉阳棉花街有一家沔阳人开的店子,专做“欢喜坨”。他用温油下锅慢慢炸黄,起锅后马上倒入另一番有饴糖的锅中翻炒,然后起锅转入铺满芝麻的学筐内推簸,这样做成的“欢喜坨”形如核桃、外酥内软、甜而不腻。它是当时过早的好食品,许多贫苦小贩沿街叫卖的“白糖欢喜坨”就是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