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2023-10-02 02:34:38华夏高考网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哈尔滨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哈尔滨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一、哈尔滨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民俗风情

食俗: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省与河北省移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外国侨民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哈尔滨人受外乡人和外国侨民饮食习俗的影响,形成多元的饮食文化结构,以东北地方菜、鲁菜、京菜为主,俄式西餐、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苏波汤也成了百姓餐桌的寻常食品。哈尔滨人还受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喜欢吃粘糕、粘豆包、玉米饼子、大碴子、小米饭等。

野游:由于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早在19世纪90年代,哈尔滨就有了野游的风俗。新中国成立后,野游之风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也有以家庭为单位野游。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野游的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已成为哈尔滨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野餐:受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以及后期欧洲移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哈尔滨人逐渐形成野餐风俗。人们在广袤的原野上席地而坐,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开怀畅饮,不亦乐乎。

喝啤酒:哈尔滨人酷爱啤酒,很多人把啤酒视为普通饮料,也有人以饮酒来显示北方人的豪爽和待人的热情。哈尔滨有我国建厂最早的啤酒厂,哈尔滨啤酒年消费量30多万吨,人均啤酒消费量居全国首位。

扭大秧歌:民间群体性自娱自乐的舞蹈,是传统民俗。一年四季,在哈尔滨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见的扭大秧歌的市民。元宵节期间,各区、县(市)还要举行扭秧歌比赛。

冬泳:冬泳是哈尔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表现了哈尔滨人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冬季,哈尔滨的室外温度达到零下10多度,甚至20多度。冬泳爱好者们在松花江上,刨开冰面,开辟冰上游泳池,在每天太阳未出来的5—6时左右进行冬泳。冬泳表演时间通常在10—14时之间。

冰上婚礼:是青年人喜爱的一种集体婚礼形式,由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等主办,成为“中国·哈尔滨国际节冰雪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共举办了25届,有近千对中外青年男女参加冰上婚礼喜结良缘。

冰雪宴:1985年第一届冰雪节,哈尔滨江南春饭店举办了第一届冰雪菜点技术大赛,揭开冰雪饮食文化的序幕。新颖美观、玲珑精巧的冰雪餐品,展现了冰城厨师的精湛技艺。宾客可在品尝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冰雪餐中,领略哈尔滨特有的文化魅力。

特色美食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餐饮文化,即哈尔滨风味,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朴实中透析出秀气,粗犷中蕴藏着精华” 。

东北炖菜:受满族的影响,东北人喜好炖菜,有所谓的“八大炖”。如: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猪肉炖粉条、鲶鱼炖茄子、得莫力炖活鱼、牛肉炖柿子等。东北炖菜做法简单,味道鲜美,经济实惠,雅俗共赏。

白肉血肠:满族的传统美味,也是最受东北广大城乡群众欢迎的地方菜。它的特点是肉香满口,鲜而不腻,红白相间,色彩艳丽。

炒肉渍菜粉:是东北的乡土风味菜。渍菜是用白菜腌渍而成,口感酸鲜脆嫩,开胃爽口;粉条选用马铃薯粉精制而成,透明柔韧,洁白明亮;五花肉红白相间,肥瘦相宜,百食不厌。

冻柿子、冻梨:进入冬天,大柿子、鸭梨被冻得像钢球、铁饼一样硬。人们可以就冻慢慢地啃,也可以放到冷水里缓出冰壳后大口地吃,凉凉的,甜甜的,别有一番滋味。

冰点心:冰点心是冷饮店四季畅销食品。冰点心所用原料有牛奶、蛋清、咖啡、冰糖等,将其制成各种造型,式样精巧,营养丰富,口味香甜。哈尔滨人有越冷越吃凉的嗜好,令许多外地客人观之咋舌。

冰糖葫芦:是哈尔滨冬季热销的食品,食品摊床上摆着冰糖葫芦,小商贩走街串巷叫卖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又甜又脆,利肠胃、解油腻、醒酒。游人都愿品尝它,买一串,尝一口,那股酸爽、冰凉沁心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红肠:是俄罗斯风味的欧式肠。1913年一个叫做“爱金宾斯”的技师把包括红肠、干肠、小肚、茶肠等许多品种的红肠制造技术传到中国。这种采用传统原木熏制工艺的红肠咸淡适宜,油而不腻,松软适口,腊香扑鼻,色彩鲜亮,吃后满口余香,是老少皆宜的上等旅游方便食品,其代表为哈尔滨肉联红肠、秋林里道斯红肠和老哈红肠。

“大列巴”面包:“哈尔滨一大怪,大面包像锅盖”。“大列巴”(读dà liě ba)面包,直径达25厘米以上,每个约2.5千克,以其独特的炭烤工艺和特殊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以秋林公司生产的大面包最为著名,已有90多年的历史。这种面包存贮期长,携带方便,每天一上柜台便引来八方宾客排队购买。

“沙一克”面包: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用硬杂木烤炉烘烤而成。面包表面光亮并具有焦糖香的特殊风味,吃起来皮层薄,柔软、淡雅可口,易于消化,并能与各种类型的菜肴搭配,不影响其风味,是受欢迎的无糖主食面包,也是哈尔滨市特产之一。

二、哈尔滨城市简介

哈尔滨位处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西南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副省级市,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2021年末户籍总人口943.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九区人口551.9万人。拥有45个少数民族,汇集多种宗教文化,是全国唯一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并存的城市。

自然地理

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5.6℃,最高月平均气温23.6℃,最低月平均气温-15.8℃,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全年降水量423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无霜期天数168天。哈尔滨地处平原,耕地面积197.7万公顷,且多为富含营养成分的“黑土地”。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哈尔滨中部地区,成为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14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1.7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8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

历史沿革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是“一国两朝”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和渤海国的发祥地。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市)建都。

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成为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已达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逐步形成了电站设备、工量具、中小轴承、轻合金材料、轻型飞机和直升机、亚麻纺织等生产基地,构筑了哈尔滨基本的工业格局,奠定了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机电工业基地的地位,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揭开了哈尔滨发展的新篇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先后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全国首家内陆港。连续举办了27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并升级为中俄博览会、3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33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节。

近年来,哈尔滨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旅游业跻身全国旅游业城市竞争力前20名,位列“中国幸福城市”第七名,全球避暑名城前20强。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大美湿地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厕所革命优秀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经济社会发展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28.2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39.2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84.3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0:22.5:65.5调整为11.7:23.2:65.1。户籍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580元,增长5.9%。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76.4亿元,增长6.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5%。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5.0亿元,增长7.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7%。

【哈尔滨新区】全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其中,江北一体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1.1亿元,增长7.6%;江南政策协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亿元,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高于全市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下降3.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269个,增加16个,完成投资增长15.0%。其中,开复工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4个,增加13个,完成投资增长11.7%,拉动新区投资增长7.1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全市现有科研机构70个,拥有1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5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利授权22231件,增长42.86%。其中,发明5059件,实用新型15229件。全年技术合同成交4229项,成交额265.86亿元,增长20.63%。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751家,增长48.14%。全市备案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41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5家。全年获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30项。

【教育事业】全市现有在哈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11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科研机构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7所,普通高中103所,普通初中348所,普通小学(含农村小学网点)399所,特殊教育学校18所,幼儿园1432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96%。

【文化事业】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博物馆70个;文化馆(艺术馆)20个;公共图书馆18个,图书馆分馆175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80个;综合档案馆19个,专业档案馆3个。哈尔滨市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99560小时,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99107小时。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广播综合覆盖率100%。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15万户。

【卫生事业】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785个(包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50个,卫生院18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8.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2.8万人,注册护士3.5万人。卫生机构全年诊疗2794.5万人次。

【体育事业】全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奖牌14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2枚。参加国内比赛获得奖牌39枚,其中金牌20枚,银牌12枚,铜牌7枚。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70人(二级)。开展国民体质监测2000人。全市各区、县(市)建设社会足球场28块、浇建室外公益冰场90块。

哈尔滨市花为丁香花。哈尔滨市邮政编码是150000;电话区号:0451;地区编码:230100。

三、哈尔滨习俗的相关文章分享

(1).哈尔滨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哈尔滨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哈尔滨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每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都不太一样,那么哈尔滨有哪些特色的习俗呢? 有民谣道出黑龙江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小年祭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黑龙江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查看更多

(2).精选哈尔滨人结婚习俗,老哈尔滨结婚男方女方习俗大全

哈尔滨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婚礼是女孩子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事,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美梦,希望与自己心爱的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每个地方的婚礼习俗都有所不同,每个人圆梦的方式也不同,下面就请跟着小编我来看看哈尔滨文化结婚习俗。相亲 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说亲。一经中意,双方登门相亲、看厝。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接着,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条件。断八字  男女双方经媒婆说中撮合后,由媒婆从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