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历史变化记录,内蒙古历史传统文化遗产介绍

2022-02-14 02:39:17华夏高考网

内蒙古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曾经的元代帝国地跨亚非欧就是这个民族创造的辉煌版图,内蒙古有着特有的草原民俗,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那么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呢?
鄂伦春族篝火节: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历史悠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于火上烘,被认为是变得洁净了。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春节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时向篝火磕头祈福。每逢春节客人来拜年时,须先向火神敬拜。

木华黎祭祀:
木华黎:公元1170~1223年,蒙古名将、攻金统帅。成吉思汗“四俊”开国元勋之一。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沉毅多智略。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每逢农历五月十一,位于成吉思汗陵西南近百公里的乌审旗白音敖包变得格外热闹。接受人们顶礼膜拜的是一杆苏立德。人们都说,它是国王木华黎的化身。木华黎是蒙古帝国杰出的统帅,他与孛尔术、孛尔呼、赤老温号称四杰,是能够给成吉思汗以重大影响的少数几个人物之一。与庄严神圣的祭祀活动一起进行的,还有蒙古族传统的娱乐项目:摔跤和赛马。隆重的祭祀程序结束之后,苏立德要在日落之前,由专人护送,离开这里。
察干苏力德祭祀:
察干苏力德汉译名叫九鼎白徽(汉文史书称九?白纛),由原鄂尔多斯乌审察哈尔哈然图克钦(护旗手)户设坛祭祀守护,位于今乌审旗无定河镇毛布拉格村陶高图滩北侧叫阿拉布尔的地方。察干苏力德祭坛由主鼎苏力德、游使苏力德及护卫苏力德神戟三部分组成。
鄂尔多斯婚礼:
内蒙古的地域十分辽阔,因而蒙古族的婚姻仪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尤以鄂尔多斯婚礼最为精彩。鄂尔多斯婚礼已经流传了7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风格和情趣。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广为传颂。这种婚礼一般要持续两天,自始至终都洋溢着迷人的蒙古族风情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由石头垒起,上插树枝、柳条。树枝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和纸旗,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
成吉思汗祭奠:
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族祭奠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成吉思汗祭祀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专项祭奠一年举行六十多次。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3月21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都派代表前往伊金霍洛成陵奉祭。
灯游会:
灯游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名“九曲灯会”,俗称“转灯灯”,灯游会多在元宵节举办。举办灯游会的方法是:选择约6O平方丈大的平坦广场,栽置360根高约1.5米的木杆。木杆纵横有序,形成九个方形灯阵,曰“九曲黄河阵”。每根本杆顶上安一  盏彩灯。灯阵中央栽一根10多米高的木杆,顶端置一盏最大最高的明灯,曰“老杆儿”。灯阵设有入口和出口两个大门,九个灯阵的出口处各留一个小门。游“九曲黄河阵”者从入口进入,沿着布满疑点的弯弯曲曲路线走下去,可游遍整个灯游会场。旧时传说:人们游至“老杆儿”时,如拥抱“老灯杆,可消灾免祸,增福添寿,吉祥如意。游者如果不知“九曲黄河阵”中的奥妙,转来复去,象陷入迷魂阵一般不得出动,故驱使人们好奇而入,迷阵陷身,观者大笑,趣味横生。
满族服饰:
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袍(即长袍)、马褂、坎肩、套裤。旗袍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
达斡尔族昆米勒采食习俗:
斡尔族昆米勒节每年5月中旬举行,在野外举办民族歌舞表演、传统体育活动项目、采摘昆米勒活动、进行野餐等。 “昆米勒”是达斡尔语,汉意为柳蒿芽。
俄罗斯族巴斯克节:
巴斯克节是俄罗斯族一年当中最热闹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与汉族的春节相当。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将房屋粉刷一新,提前烤制出不同风味和不同类型的点心,并在耶稣圣像前点燃蜡烛供上绘有彩色的煮熟的鸡蛋。家中来了客人,主人要以彩蛋款待,宾主间还要各选一个彩蛋碰撞一下以示友好。俄罗斯族家庭的亲朋好友一起唱歌跳舞,喝伏特加,享受俄罗斯大餐,邻里之间互致新春祝福。节日中最有趣的游戏当属撞彩蛋,年青人和孩子们比赛看谁的彩蛋更硬,输了的要喝酒或者表演一个节目,充满童趣的游戏为节日增加了欢乐喜庆的气氛。整个巴斯克节将历时一周时间。
通古斯鄂温克萨满服饰:
通古斯鄂温克民族萨满(伊达堪??女萨满)服饰包括面具、神服和法具。神服:萨满和伊达堪的神服用鄂温克语叫萨玛西卡,包括神帽、神衣、神兜兜和代表神灵的图腾等部分。神具包括神鼓和鼓槌、神马和神马鞭、上面刻有12个属相的大法镜与用作护身的若干个小法镜等部分。
科尔沁婚礼:
“科尔沁婚礼”以丰富的内容和地域特点为观众展现科尔沁蒙古族的婚俗风情,浓缩了蒙古族娶亲过程中的精华内容,寓情于歌舞,场面热烈欢快、诙谐喜庆,内容健康,品格高雅,突出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粗犷彪悍、豪爽热情、讲究礼仪的民族性格。“科尔沁婚礼”集蒙古族传统的崇尚自然文化、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习俗、民族歌舞之大成,以幸福、吉祥、喜庆、热烈的情绪贯穿始终,展示了民族魅力,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乌珠穆沁婚礼:
乌珠穆沁婚礼”大约起源于十九世纪,它是我国北方草原蒙古民族习俗中最具代表性的婚礼,他主要流传于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乌珠穆沁婚礼具有独特、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完整的保留了乌珠穆沁传统的民间习俗,形成了独具特色魅力的乌珠穆沁民俗文化。
达斡尔摇篮:
达斡尔族在养育婴儿时,需用“达日德”(即摇篮),过去多数人家都有。摇篮的使用虽然普遍,但在制作上却是很慎重的。要请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手艺精良的木匠制作,认为这样的人制作的摇篮用起来才心里踏实、安然。而且摇篮制作者最好兄弟姐妹多或儿女多。摇篮的周帮材料,讲究从茂密的稠李子丛林中,选其树干弯向升太阳方向的稠李子树,单独的稠李子树或被雷击、风刮而倒下的稠李子树不能选用。认为独树难避风雨,用此种树木做材料,摇篮里的孩子会爱哭闹,而从树丛中选树木做材料,摇篮里的孩子才会健康,才会兄弟姐妹多,能互相照应。
图什业图王府服饰:
图什业图王府服饰起源于清代,是图什业图王府世袭传承的蒙古族服饰工艺。图什业图亲王共传世十五代。第十五代图什业图亲王及王府的生活极为奢侈、华贵,拥有专职的裁缝工匠,专为王爷、王妃缝制、绣制服饰及日用品,由此而形成了图什业图王府服饰工艺。
鄂尔多斯服饰:
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
科尔沁服饰:
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
乌珠穆沁服饰:
基本形制为长袍、下摆两侧或中间开衩,袖端呈马蹄袖。已婚妇女袍服外面还配有长、短不同款式的坎肩。
巴尔虎服饰:
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鄂温克萨满服饰与器具:
萨满是北方民族的原始信仰,起源甚早,在母系制度的社会里已经非常发达与成熟了。萨满在神事活动中,常常在身上披挂一些与萨满教观念密切相关的衣裙、饰物等,它们统称为萨满服饰。满族萨满服饰较北方其他信仰萨满教民族之萨满服饰演化较大,有自身特点,自成?系。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祭祀:
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由一柄主苏勒德和四柄陪苏勒德组成。因而亦称“四?哈日苏勒德”、“镇远哈日苏勒德”,汉语曾称黑神矛,黑纛,象征着长生天赐予成吉思汗的佑助事业成功的神物。哈日苏勒德祭坛所在地叫“苏勒德霍洛”。由苏勒德达尔扈特守护、供奉。苏勒德祭坛,是高一尺的平台,周围用木板竖立而成的围栏。举行祭奠时,常用黄色布料或绸缎围在外边,因而围栏俗称“什拉库列”(黄色围栏)。
诈玛宴:
“诈马”是波斯语,意思是外衣、衣服;“质孙”,蒙古语是“颜色”的意思。“诈马宴”是元朝宫廷最为隆重的奢华宴会,达官显贵除了穿规定的清一色的服装在宴会上歌舞娱乐、痛饮美酒外,更重要是议政、商讨国家事。元朝宫廷“诈马宴”等级十分森严,有十分严格的礼仪程序。国家举行朝会庆典,宗室臣前来朝贺,都要举办“诈马宴”。
窝阔台祭奠:
窝阔台系成吉思汗三子,在成吉思汗去世后,继承了大汗王位。据传说,窝阔台在去世后,有他的肩胛骨流传于达旗展旦召地区,并有部分达尔扈特牧民一直保护着装有窝阔台肩胛骨的银箱,当地牧民保留了对窝阔台的肩胛骨进行祭奠的习俗,达拉特这一名称就有可能源自于此。
鄂尔多斯蒙古族年俗:
鄂尔多斯蒙古族使用夏历,最重要的节日是小年和大年。新春期间,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旧时正月初二、初五、初七不出门),带上哈达、鼻烟壶和美酒,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挨个给亲友拜年。草原上,酒肉飘香,歌舞升平,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
鄂尔多斯蒙古族交往礼俗:
纯朴、豪爽、好客,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古朴的民风;每有过路客人,牧人皆以上宾之礼款待食宿,他们认为,在太阳落后放走了客人,那简直是自己的莫大耻辱,也会被乡邻小瞧。过去牧区之家无院落,蒙古包从不锁门,客人来了,若家中无人,欲吃欲喝尽可自取所需;要住,就放心地留下,要走,收拾了餐具可以扬长而去。对于此事,主人绝不会认为是无礼之举,反而觉得你能以诚相待而由衷地高兴。 牧民对于来客,不论是否相识,总是一面热情问候,一面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致礼,请客人先行进入家中。稍稍坐定,便端上奶茶和奶食品,进餐时,又必备酒肉款待。遇有特别尊贵的客人。则要摆“乌查”之宴;
十三阿塔天神祭祀:
在鄂尔多斯南部的乌审旗沙尔利格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哈答斤氏族,供奉着一尊阿塔天神。鄂尔多斯阿塔天神祭祀,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形式,鄂尔多斯蒙古族古代信仰的是原始的萨满教。在古代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等多种原因,在蒙古人的头脑里产生了天神,天神则存在于苍穹的虚幻反映里,萨满教便是天神与人之间的联系者,而且,萨满教将天神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方五十五尊天神,东方四十四尊天神,东方四十四尊天神的兄长是阿塔乌兰天神,因为阿塔乌兰天神代表着“灾难之主”,支配着风雪、灾害、损失和收益等,因此,人们把牲畜的兴旺,打猎的收获,远征作战的胜利都归功于“阿塔天神”的保佑。所以古代的蒙古族便开始祭祀阿塔天神。
萨岗彻辰祭祀:
萨冈彻辰是蒙古族三大历史著作之一《蒙古源流》的作者,是蒙古鄂尔多斯万户巴图洪台吉的长子,生于1604年,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萨冈逝世后,人们经常祭奠他。现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十六日,乌审旗群众都要举行祭奠盛会,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拖雷伊金祭奠:
位于鄂托克旗沙日布日都的成吉思汗季子拖雷灵帐遗址,原是祭祀拖雷的地方。拖雷是继承成吉思汗家业,传承成吉思汗圣火(香火)的人,几百年来成吉思汗圣火一直在这里传承,这里的祭祀,主要是祭祀圣火,具有特点。在这里建立拖雷伊金祭祀文化点,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鄂托克旗的一大亮点。
鄂尔多斯“乃日”:
鄂尔多斯“乃日”是集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伴奏乐器有四胡、笛子、三弦、扬琴、蒙古筝、马头琴等,以齐奏为主,各种乐器常在演奏中自由装饰、即兴变奏。在伴奏中声中多人同唱鄂尔多斯民歌及伴有舞蹈动作。具有蒙古族浑厚、舒展、豪迈、粗犷的特点。
蒙古族祭驼:
蒙古族祭驼,是流传于蒙古族牧驼群众中的一种集宗教信仰、传统生产、人文思想为一体的民间活动。蒙古族祭驼以双峰驼为对象,较大规模的祭驼在双峰驼的主要产区进行,非主产区以牧户为单位举行小型的祭祀。在双峰驼产区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拉善蒙古族祭驼,由祭公驼、祭母驼、祭驼群等内容组成。
阿拉善烤全羊:
烤全羊是阿拉善地区特有的美味佳肴,它是在蒙古族古老的烤羊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宴席名菜,也是饮食文化里的“艺术品”。它的烤制工艺讲究,吃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阿拉善烤全羊以其选料严格,烤制工艺精细,色、香、味俱佳而闻名。
土尔扈特婚礼:
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婚礼颇具民族特色,是具有民间和古典品性的综合民俗,由求婚、定亲、婚前准备、过礼、新房宴、迎娶、拜见“哈德妈”和谢幕等程序组成。主要流传在额济纳地区,与新疆的土尔扈特蒙古族婚礼及其他蒙古族婚礼有所不同,例如:新房落成、娶亲的时间、抢婚、抢羊头、谢幕等仪式均与其他蒙古族婚礼不同。土尔扈特婚礼是土尔扈特人传统游牧经济的产物,是土尔扈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与土尔扈特历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反映了土尔扈特人崇尚自然的精神特征和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是解读土尔扈特人审美心理的重要依据。
鄂温克驯鹿文化:
驯鹿,也叫角鹿,俗称四不像。特点是公鹿、母鹿都长角,性情温和。原为野生动物,经鄂温克先人的驯化,成为游猎民的交通和生产工具。驯鹿适应高寒山地气候,吃苔藓,善于在雪地和沼泽中行走,载重可达百斤以上。猎民搬家、打猎全靠驯鹿驮物。长期以来,鄂温克猎民同驯鹿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对待驯鹿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但给它们取好听的名字,还给予百般呵护。每到节日,便像打扮自己的女儿一样为驯鹿梳妆,披红挂彩,还要挂上亮晶晶的铜锁;如果偶有一头鹿不幸死去,他们都会难过得失声痛哭。按照古老的风俗,驯鹿还是鄂温克人嫁娶的聘礼,男方求婚时,首先要带来若干头高大美丽的驯鹿;结婚时新娘也要带回数目相等的驯鹿,有的甚至还要多一些;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要牵着驯鹿在新搭的帐篷周围转几圈,表示人丁兴旺、驯鹿健壮。
敖鲁古雅鄂温克婚礼: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位于呼盟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根河市西郊。内蒙古最北的一个乡。是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当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举行婚礼时,在河滩谷地燃起一堆称之为“欢乐之火”的篝火,然后人们把新郎新娘从“撮罗子”里簇拥到篝火边,并以火为中心围成一伴圆圈,由一个主持婚礼的长老宣布婚礼开始。先由婚礼主持者用桦皮杯斟满两杯酒,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敬酒,然后新郎互相拥抱接吻,手挽手和所有参加婚礼的人拉成一个圆圈载歌载舞,尽兴而归。
甘珠尔庙会:
甘珠尔庙建于清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了庙会集市,成为呼伦贝尔草原特有的民族贸易形式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呼伦贝尔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批发市场;吸引着呼伦贝尔地区各族人民和东北地区及内地商人,甚至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国的商人来此进行贸易活动;在促进呼伦贝尔地区的经济发展扣人民生活的改善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梅日更召蒙古语诵经:
梅日更召信俗是在内蒙古地区寺庙用蒙古语诵经祈福而形成的融民众信仰仪式与民俗活动于一体的文化空间。梅日更召用蒙古语诵经祈福仪式在蒙古族民众中有深刻的影响,形成世代传承的有民众广泛参与的寺庙信俗传统。
哈布图•哈撒儿祭祀:
成吉思汗胞弟,史称卓赤•哈撒儿,哈布图•哈萨尔,公元1164年生,1227年春病逝。哈萨尔自幼随其兄铁木真,为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建立统一蒙古汗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哈萨尔是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将、神射手。哈萨尔部后裔自古以来有祭奠其祖哈布图•哈萨尔的传统。哈布图•哈萨尔的舍利陵随四子部、乌拉特部、茂明安部多次西迁,终至择落于原乌兰察布盟的中心地带,新宝力格苏木境内安放至今。
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文化:
满族屯位于科尔沁右翼前旗北部,距乌兰浩特市150公里。满族屯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少数民族自治乡(镇)中的一个,也是国家唯一以牧业为主的满族乡。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和不断交往中,满族屯的满族与当地的蒙古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还结为儿女亲家。他们的风俗习惯与当地的蒙古族风俗习惯逐渐融为一体,例如:农历五月祭敖包、农历七月过“达尔力克”节,等等。除信奉喇嘛教、供奉佛像外,还曾经供奉“桂门其其格”和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建国后,这里的满族群众才过上美好幸福的新生活。特别是1984年建立了满族屯满族乡后,更加促进了牧业生产的大发展。特别是1984年建立了满族屯满族乡后,更加促进了牧业生产的大发展。1994年和1999年,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
满族婚俗:
满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满族婚礼有比较固定和较为繁琐的礼节,散居在各地的满族举行婚礼的过程也略有出入,但总的过程可归纳为:相看、送小礼、过彩礼、婚礼四门五个部分。
阿日奔苏木婚礼:
是阿鲁科尔沁旗阿日奔苏木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婚俗。它是在蒙古族漫长的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婚俗,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诚实豪放的性格和多彩多姿的生活。婚礼主持人和祝赞词家,在婚礼过程中所用的祝赞词,是蒙古族口头文学的精品。婚礼中的蒙古包、乘马、勒勒车、蒙古族服装、蒙古族奶食品和肉食品以及婚礼上演唱的一些蒙古族长调歌曲,均表现了草原蒙古族特有的文化。《阿日奔苏木婚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蒙古族养驼习俗:
蒙古族赛驼主要流行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以及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部分旗县和新疆、青海、甘肃的蒙古族聚集地区。蒙古族赛驼是蒙古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之一,是历史继承下来的骆驼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考证,骆驼被驯化并用于生产、生活及军事中以后,赛驼活动也就随之产生了。蒙古族驼具制作工艺是一项具有系统制作理念和技巧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能,它包含和渗透了阿拉善骆驼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独特元素,是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它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阿拉善独特的骆驼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完整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