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异地医保报销最新政策及异地医保报销比例

2021-12-06 08:29:55华夏高考网

长期以来,医保何时能实现异地直接结算,都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已经明确,去年年底,在基本实现全国联网的同时,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今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我国有近2.5亿流动人口 对异地就医报销有迫切需求

安徽蚌埠的老人李振荣,退休后搬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家住。老李在北京看病治疗,可回安徽报销,却是不小的折腾。每次报销,他都要先回单位或当地医保中心领申请表,填好后再到医院签字、盖章,然后再到北京相关医保中心签字盖章,最后返回到蚌埠医保中心备案。不仅治疗过程中要全额垫付医药费、来回跑上好几趟,报销周期也长达数月,“我去年在北京开白内障手术。去报销,又跑到单位去。一次去还不行,有时候少这个少那个,回来还得补,补过之后寄过去。到时候都行了,在等着,一个月不一定行,有可能两个月。”

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我国有接近2.5亿流动人口,其中有大量流动老人、慢性病患者,对异地就医报销有着迫切的需求。

新年新政,好消息是,人社部和财政部已经联合印发通知,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工作。同时,对解决跨省异地就医的步骤做出了说明。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华波表示:“2017年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同时,逐步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纳入覆盖范围。”

医保全国结算的前提是,结算系统要全国联网。这方面,国家异地就医的结算系统,已经在去年年底通过了初步验收。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这是实现医保全国漫游的基础,“各地的制度、技术标准要衔接,各种手续、规程也必须衔接一致。尤其是计算机系统,双方的系统必须兼容,才能做到异地结算。”

黄华波表示,解决跨省就医,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在重点着力京津冀、上海、广东等就医集中区域之外,各地必须先实现省内异地医保直接结算,“先省内后跨省,先住院后门诊,先异地安置、后转诊转院,先基本医保后补充保险。优先联通异地就医集中的地区,比如北上广。”

对百姓来说,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化报销手续,不但不用预先垫付大笔治疗费,而且再也不用为了报销“两地跑”。

先实现区内异地就医结算,再推进跨省就医结算

在2月22日召开的2017年内蒙古民生领域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丁飞介绍,国家要求今年年底实现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内就医直接结算。

据悉,,内蒙古人社厅就启动了这项工作,依托社会保险自治区数据大集中和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了自治区异地就医管理信息系统和直接结算平台。下一步,人社厅将完善医保异地就医信息系统,年底前实现区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与国家直接结算平台对接,推进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冯任飞在发布会上说,2017年将完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到今年年底,内蒙古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67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达到734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2050万人、工伤和生育保险均达到305万人。同时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参保居民的待遇水平。

内蒙古15个统筹区全部开通异地就医结算业务

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3月2日消息称,截至目前,全区社会保障持卡人数达到1673万人,实现了医保区内异地门诊划卡、购药直接结算。2017年内蒙古将加快社会保障卡推广应用,持卡人数要达到1790万人,实现常住人口覆盖率70%以上的目标。完善区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信息系统,年底前全面实现区内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

去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全区15个统筹区全部开通异地就医结算业务,实现了就医人员信息、医疗服务数据以及费用结算数据等信息的互通交换。

这15个统筹区包括自治区本级和全区12盟市及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2个计划单列市。在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中,自治区财政厅按照“职责不变、简单便捷”“管钱管事分开”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下发《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扩大自治区本级医疗保险基金直接支付范围的通知》,继续扩大自治区本级医疗保险基金直接支付范围至所有自治区级、盟市级、全科专科三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