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金融主力产品养老保险

2021-08-15 12:57:42华夏高考网

养老保险将成老龄金融主力产品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逐渐加深。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养老生活,我国将大力提高养老保险力度,养老保险迎来大发展契机。

  上个月,《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老年人口(60周岁以上)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4.9%。但从潜在的老龄金融服务对象来看,40岁-59岁人口近4亿,30岁-59岁人口近6亿,预计未来涉老资本将超过目前的GDP总量,中国的老龄金融业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老龄金融市场。

养老保险将成老龄金融主力产品

  《报告》指出,老龄问题本质上也是金融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老龄金融已经比较发达,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板块。老龄金融既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老龄产业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未来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报告》将老龄金融界定为与养老有关联的储蓄投资机制,主要包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储蓄等金融服务方式。

  老龄金融业是指经营老龄金融商品和提供老龄金融服务的特殊行业。目前中国的老龄金融产品主要还集中在银行储蓄类产品上。但《报告》指出,到底全国各项存款余额为107.05万亿元,其中居民住户存款46.54万亿元,储蓄总量全球最高,但只有少量的银行储蓄类老龄金融产品。

  《报告》认为,保险将是未来最为重要的老龄金融产品。底,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72万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9245亿元,这中间绝大多数是老龄金融产品。

  《报告》结合当前家庭养老为中国主要养老模式等国情,建议探索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和发展相应的商业保险,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社会、家庭和子女的养老负担。

  《报告》指出,未来10年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创新发展老龄金融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要建立多元养老保险协同运行的保险体系,强化第一支柱(强制性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第二支柱(以企业年金为代表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第三支柱(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代表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真正做到三支柱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越早买养老保险越划算

  据保险业内人士介绍,商业养老保险,是通过在年轻时定期缴费,投保人在到达一定年龄后可以定期领取现金,实现老有所养。

  业内人士称,养老险实际上是一种风险很低、收益稳定的理财计划,现在多家保险公司的养老险产品都附加了一定的投资功能,这样投保人在约定的生活保障金外,还能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在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首先应该考虑保障需求缺口的大小,计算方法是退休后的财务费用减去已有的退休保障;其次要考虑缴费方式,通常有一次缴清全部保费的趸缴和按年、季或月分期缴纳等方式,养老保险的保费比较昂贵,投保人应根据自己的现金流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缴纳方式,千万不要因为选错了缴费方式,到时候缴不上钱给自己添麻烦。

  另外,保险人士建议,投保养老险应该越早越好,因为保费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越年轻保费越低,而且在红利的积累上也更合算。该人士建议,养老从30岁至40岁就应开始多做准备。对现在处于事业稳定或高峰阶段的白领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业和收入难免走下坡路。到退休时,光靠社会统筹的养老金,下半辈子的生活质量无疑会缩水。

  该人士说,越早投保不仅总支出费用会较低,而且险种选择的余地更大。大部分险种对投保年龄是有限制的,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无法投保。“等您年纪大了,感觉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的时候,往往已经不具备投保的条件了。”

选择养老保险有讲究

  那么,是不是说,您在年轻的时候,想到了养老保险,随便买一份就可以了呢?阳光人寿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市场上养老保险产品繁多,投保人在选择时要遵从以下几个“法则”。

  一是“安全稳健”。养老其实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今后面临的各种意外风险、医疗费用和日常生活开支等。因此,在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稳健,其次才是保值增值。对于老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定期稳定的收益来维持日常开销,并有一定的储蓄可以应对风险。如该公司推出的“金喜连连”年金保障计划,就是一款高预定利率、低费率的养老保险产品。该产品的预定利率高达4.025%,既能保证稳健的高收益(保证期限直至100周岁),又能抵御通胀,防范未来利率下行风险,为养老规划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是“保障全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退化,面临的最大风险主要来自疾病和意外伤害。随之产生的医疗费用,则很可能会吞噬掉养老金,破坏养老规划。所以,全面的保障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建议选择相应的附加险或进行产品组合,从而规避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带来的风险。

  三是“投入量力而行”。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项,但却并不是投入得越多越好。因此投保要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投保之前,要先分析家庭的收入水平、

  日常开支和社保情况等,然后合理计算出可用于投保的费用。如果养老投入过高,可能会影响家庭日常支出,甚至产生无力续保的情况,这就与“养老防老”的投保初衷背道而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