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关于互联网+热点提案,两会互联网+解读

2021-11-20 01:31:44华夏高考网

全国两会关于互联网+热点提案,两会互联网+解读

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拥有贫困人口约7017万,特困地区1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592个。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1.78%]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高扶贫精准度。

“以往我国的扶贫政策精度低,同质化甚至一刀切现象严重。”徐晓兰说,这是因为以往受制于科技水平因素,我国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数据采集和后期分析进而制定相关政策,但我国贫困人口基数大、情况复杂,由此造成了扶贫效果的低效、滞后以及片面的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裴小阁/摄

徐晓兰认为,目前我国在精准扶贫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贫困人口的识别不够精确。

我国贫困人口的识别大都使用人工方式确认,部分被认证的贫困人口未必真正贫困,而真正贫困的人口可能未被认证,贫困人口识别较为主观和不科学。

欠缺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监测和规划。

我国的扶贫注意力主要在贫困地区,对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不够重视。经济发达地区是扶贫物资和人力的主要提供方,对其相关数据的监测非常重要。如某贫苦地区急需帮助,政府可以在第一时间从最合适的发达地区调用到合适的物资或人力,能节省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相关数据的动态跟踪上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则和手段。

这些工作一般由人工完成,耗时耗力,各地无法保持较高的监测频率,有些地区甚至放弃跟踪。贫困地区数据不停变动,可能一些人口已经脱贫,而一些人口落入贫困。同时,帮扶资源的状态也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不能快速获取相关数据,会使得相关帮扶物资调配的不均衡、扶贫措施效果的评价不科学,进而使得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变得比较盲目。

扶贫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因地制宜。

目前扶贫主要使用经济输血和引导造血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在如何造血上,大都是照方抓药,参考先进经验。扶贫政策的制定更加趋于同质化,缺乏个性化和创新。不同的贫困地区情况不同,不因地制宜的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缺乏科学合理的扶贫管理体系。

我国扶贫数据库建设相互孤立,各自地区的数据缺乏沟通和共享;另外数据库不够完善,除了贫困人口和贫困户的数量、地区分布等,对于贫困地区气候、主要收入来源、健康及医疗保障等很难全部纳入数据管理;同时对数据的应用不够深入,缺乏全面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无法科学地进行帮扶政策效果评估并提供修改建议。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源,集中在扶贫中的数据获取难、分析难和管理难。随着科学的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徐晓兰说。

她为此提出了5点建议:

一是拓展贫困地区的数据获取维度。在人工工作的基础上,打通扶贫系统与国家其他系统的网络连接,将当地气象、工商、经信、农业、水利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与扶贫相关的数据库接入扶贫信息管理,共享当地的气候、水质、土质、经济、生产等信息。

二是加强对国家发达地区可以支出物资和人力资源的监控。除了物资和人力的品种、质量和数量等之外,其地理位置、交通成本等也要一并纳入网络监控。为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三是更高频率的数据跟踪和更新。在现行科技和经济条件下,在网络建设和服务器搭建方面使用更好的硬件和软件,尽可能提高数据跟踪和更新的频率,使数据尽可能做到更新、更准、参考价值最大化。由此作为参考而制定的相关政策必然更加因地制宜。

四是通过科研立项方式加强数据分析及应用。发挥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方面的研究优势,鼓励相关学者研究扶贫数据和模型,从而为贫困地区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下实现“授之以渔”。

五是构建大数据处理和云管理中心。将各地扶贫数据库、大数据模型、相关政策等通过网络连接,在顶层设立云端大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扶贫数据的实时观测、分析和对比,让扶贫工作变得更加透明、高效、精准和全面。

代表委员小资料:

徐晓兰,女,汉族,博士,1964年2月生,陕西人,高级工程师,致公*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首席信息官联盟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联盟理事长兼秘书长。从1986年至今,一直在电子信息领域奋斗,分别在工厂、大学、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媒体、国有股份制公司、科技社团任职。在多个岗位上担任过技术开发、产业研究、规划设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等重要职位,负责组织完成了许多重大信息化项目,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管理水平。

曾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12年出任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