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在线观看报道

2022-03-21 07:27:54华夏高考网

2017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在线观看报道

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3月2日15:00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将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欢迎阅读参考!!

薛之谦的《演员》里有一句歌词说“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如何让新闻的内容与形式都更加好看,更容易被接受一直都是新闻人的追求目标。两会开幕在即,每当这时候都是都是各大媒体摩拳擦掌使出浑身解数的一次会战。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今年两会特别策划中的新闻呈现方式有哪些亮点。

图文+视频之外,音频别有新意

读图时代+短视频风口,使图文+视频的全媒体形式成为各大媒体策划页面的标配。打开凤凰、网易等门户网站的两会特别策划页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大面积的图片和视频板块,不仅抓人眼球,也可以让读者根据图片的位置的大小迅速判断哪些是重要信息。

(截图来自凤凰两会特别策划页面)  凤凰网的两会专题要闻居中,配合了视频直播和高清图集,和自家的深度话题。其中“图说两会”的《这15名全国政协委员今年来不了》,反向回顾去年到今年来辞去或被撤销资格的委员,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轻松易懂,颇有亮点。

网易新闻的两会页面,也是以要闻区+直播+高清图集的全媒体形式呈现。其中“我向总理说句话”版块直接在页面收集网友互动,让记者“带着您的心声直达总理答问现场”对关心国是的网友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大的热情参与的诱惑。

在一众图文+视频的形式中,我们发现这次新浪新闻的两会系列策划有个专门的版块在使用音频+互动H5的形式。

(截图来自新浪两会特别策划页面)  在这个版块里,点击“焦点内外”“每日留声”和“偷听两会”,都会出现一个二维码,识别即可跳转到H5页面。这一系列策划创造性地全面使用了音频,运用H5设计的交互体验,巧妙嵌入各个场景,还原两会期间议题讨论的现场感,为用户打造一个可以听的两会。两会话题全民关心,而又不可能全都到场共襄盛举,在这样的报道内容上,音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如“留声机”,这一栏目将两会期间每天的精彩言论列举出来,点击就可以直接听到,有些还可以直接听到现场音。应该说这一栏目的目标人群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希望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信息的人们,以及有着收听广播习惯的人。毕竟听比看的门槛更低,需要的注意力更少,方便了忙碌的人,也便利了不方便阅读的人。

(新浪“留声机”声称每天提供简洁易懂的两会亮点)  在几大门户网站的特别策划页面中,尚未发现第二个以纯音频方式传递信息的栏目。凤凰网虽有一个栏目叫“两会声音”,不过点击之后发现此处“声音”指的是议案和观点,表现形式上依然是图文。传统的“两会”报道往往是严肃枯燥,所有的报道年年都长一个样,而新浪新媒体实验室创造性打造的音频+交互的体验,则让“两会”话题面目亲切起来。

音频+互动,简单直接的参与感

“焦点内外”镜头由细节拉开,点击才能出现全景,继而可以听到真实的现场声音,用音频+互动,简单直接的形式呈现一个真实的总理,不但拉近人们与总理的心理距离,更引导人们关注以往的新闻报道当中不容易注意到的细节。

在互动页面中,镜头对准的不是总理,而是总理正在关注的事物,比如镜头对准的是洪水,点击之后会看到正在现场指挥救援的总理,背景音则是总理要求各级政府不惜代价保卫人民安危的现场音;镜头对准的是稻田,点击之后是总理在田间地头躬身查看粮食生长情况的画面,背景音是总理对三农问题的表态……九幅画面,呈现的是这一年来总理关心的各方面重大事件。

“看新闻,有时候你感觉事情尽在掌握,但焦点限定了你的认知,再聚焦一次,你看到的会一样吗?”这段写在开头的话讲的看似是页面的操作指南,其实还蕴含着新闻工作从“传播者怎么想”到“读者怎么想”的深刻变化。镜头只对准总理,人们就不知道总理此刻在关心什么,心理上的疏远以及无法互动带来的必然是传播效果的大打折扣。而细节点击的互动和现场原声的呈现,更是直接打造了近距离参与感。

干货+技术+策划,复杂的努力是为了简单的呈现

当新闻以可视化的手段被“主动策划”了,新闻就变得轻松可读,读者还会主动传播。在各家媒体都采用图文与视频的时候,新浪另辟蹊径,将若干个音频类的策划加在一起,推出“一次可以听的两会”,不仅让严肃枯燥的两会内容变得生动,更多了听者的现场感和参与感,真正把重要的信息以轻松趣味的形式传递给读者,尤其增进了年轻网友对两会议题的关注。截止3月3日午间,新浪两会特别策划页面的评论热度已超13万,居几家门户之首。对于一次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会来说,公民的参与热情对于国家公共事务的讨论无疑是最宝贵的。

对做新闻来说,不管什么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反过来说则是这样的:内容如果缺乏了良好的新闻策划,也会显得黯淡无光。在移动互联网高速迭代的今天,纯技术竞争也已经过时,如何让干货变得容易接收,更容易让年轻群体接收,才是各家比拼实力的重点。两会开幕,无数奋斗在一线的记者正从现场发来源源不断的讯息,期待媒体做出更多全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