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三支队伍建设心得体会

2021-08-29 16:13:28华夏高考网

心得体会1

今年以来,为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双涧镇利用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培训、明确职责、落实待遇、健全制度等措施,充分调动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三支队伍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选优配强成员,打造过硬队伍。建立健全从优秀村民中选配“三支队伍”机制,把素质好、威信高,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热心公益、办事公道,善于做群众工作,有一定文化水平,年龄适宜,身体状况良好的农村骨干力量,通过法定程序推选为“三支队伍”成员。在村“两委”换届的同时,对“三支队伍”进行改选和调整。

二、强化培训力度,提高素质能力。注重从镇、村工作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载体,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着重在政策法规、岗位能力、管理水平、组团服务等方面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岗位履职能力。镇组织部联合相关部门,每年举办“三支队伍”培训示范班。各村结合安全防范知识、家庭急救知识培训等,对“三支队伍”人员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一次。

三、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工作合力。发挥和履行“六大员”的作用,即当好政策“宣传员”、村情民意“调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美好乡村建设“引导员”、文明新风“示范员”、党风廉政“监督员”。党小组长以党员教育管理、志愿服务、群众路线等活动为主;村民小组长以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解、综治维稳等工作为主;妇女小组长以妇联、计生、留守儿童等工作为主。由村“两委”班子牵头负责联系服务群众,要求“三支队伍”成员每人联系1位留守老人和2-3户农户,每月至少上门服务一次。

四、落实待遇保障,激发工作动力。适当提高“三支队伍”的经济待遇,按季度发放工资,提高工作积极性。定期组织开展优秀组长评选活动,将优秀的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培养成党员,进一步提升荣誉感和使命感;对表现突出、群众满意度高且符合条件的党员小组长,列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对于年龄超过60岁表现优秀的组长,根据实际给予一定的补助,激励他们发挥余热。

五、健全各项制度,确保作用发挥。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由村两委牵头组织,交流党务、村务、妇代会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发挥“三支队伍”协同作用。建立列席村级班子会议制度,对涉及相关村民小组、党小组的事项,邀请相关“三支队伍”成员列席,共同协商,有效发挥参与决策作用。建立由“三支队伍”为骨干力量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村民意见收集、村级事物、财务监督管理,打造“阳光村务”。

心得体会2

农村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以下简称“三支队伍”)是党和政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依托。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充实农村管理力量,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形势下,上海市金山区加强了对农村“三支队伍”的管理,不断夯实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自治基础,从而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当前金山区农村“三支队伍”现状

(一)基本情况。金山区现有行政村124个,农村“三支队伍”总人数4364人,其中,党小组长941人,村民小组长1816人,妇女小组长1607人;“三支队伍”中具有高中、初中、小学学历的分别有547人、2058人、1922人;任职10年以下的有1658人,10-20年的有1935人,20-30年的有602人,30年以上的有276人。

(二)主要探索。第一,是合理选配人员,打造过硬队伍。各村都建立健全从优秀村民中选配“三支队伍”的机制,把人品好、威信高、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为村民办事的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并通过法定程序推选为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和妇女小组长。抓好后备队伍建设,注重从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优秀党员、乡土人才中培养,把那些思想政治品质好、作风正派、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作为村级后备队伍重点培养。完善“三支队伍”退出制度,对不合格、不称职的人员作必要的调整和撤换,另外对一些年龄过大、身体状况不佳的人员,经村委会同意,可在任期未满之前提前退休。

第二,是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工作合力。普遍建立由村两委班子负责,按照组团式联系服务工作划分的区域,建立工作小组,层层分解任务,重视发挥“三支队伍”的合力作用。完善“三支队伍”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村两委班子做到“三支队伍”的管理、培训工作不走样、不变调;党小组长以党员队伍管理、党员学习、开展民主生活会、联户活动等四大工作为主;村民小组长以新农村建设政策宣传、民情信息收集、调解村民矛盾、民生服务工作等四大工作为主,妇女小组长以教育引导妇女、参与村务决策及管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妇女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等四大工作为主。

第三,是提高政治待遇,调动参与热情。各村都建立健全村民小组长通报商议制度和定期例会制度,通报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执行情况、重大事项落实情况和村务工作,引导和保障村民小组长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管理。对表现突出、工作优秀、群众满意且符合条件的村民小组长,列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符合入党条件的及时通过规定程序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并推荐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人选。个别镇党委政府还定期开展优秀村民小组长的评选活动,对优秀村民小组长进行命名表彰;对退出岗位、群众口碑好的人员,还通过各种形式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物质奖励等。

第四,是量化报酬补贴,激发工作动力。各村都建立了“三支队伍”工作补贴制度,由基本补贴和绩效奖励两部分组成。基本补贴包括基础补贴和管理补贴,明确基础补贴基数,管理补贴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确定。党小组长的管理补贴按所辖的党员人数确定;村民小组长的管理补贴按所辖的农户或村民人数确定;妇女小组长的管理补贴按所辖的妇女人数确定。绩效奖励根据年度综合考核情况及镇村财力情况进行核算,适当拉开差距。规范村民小组长误工补贴,鼓励适当兼职,提高收入、稳定队伍。

第五,是系统绩效考核,增强创新活力。各村创新完善“三支队伍”考核办法,实行积分制考核,由村两委班子成员、镇下派指导员及各相关条线分别考核:以村(居)为单位,细化工作任务,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实施“三票”测评,并将考评定级结果作为奖金发放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村两委班子加强对“三支队伍”监督,定期对“三支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村干部联系小组长制度,镇下派指导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干部分组联系“三支队伍”成员,实现联系全覆盖,定期对“三支队伍”进行走访和谈心,及时掌握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三支队伍”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第六,是创新培训机制,提升素质能力。加强“三支队伍”教育培训,将“三支队伍”纳入党委的干部培训计划,每届至少轮训一次。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强农村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努力把“三支队伍”培养成有较高能力素质的农村社会工作者,切实提高“三支队伍”的综合能力。各村利用农村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加强对“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村“两委”定期召开汇报交流会,传达村里的重大事项,听取“三支队伍”的工作汇报,及时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

二、主要成效

(一)“三支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选优配强、充实调整,“三支队伍”结构大为优化。村民小组长人选,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下,政治可靠,能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有一定的参政议政和决策能力,熟悉村情,在本村民小组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威望,善做群众工作。党小组长人选在村民小组长、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先进、各种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党员中产生。妇女小组长在热心为妇女儿童服务,有文化、有亲和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妇女中选拔,重点是种养女能手、女经纪人、女党员、妇女代表等,平均年龄有所下降,文化程度也有较大提高。(二)工作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不少镇相继出台文件,对“三支队伍”在政治待遇、经济收入都作了相应的要求,各村纷纷制定相应规则,细化和落实文件政策,从制度上提供保障。经济收入上有了较大提高,政治上参政议政机会增多,“三支队伍”在农村第一线的管理服务角色定位更为明确。比如,在廊下农村,“三支队伍”在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党员活动、服务生产和民生,调解民事纠纷、关爱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

(三)工作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不少镇党委定期对“三支队伍”开展轮训,有的村两委对所属“三支队伍”每年培训一次。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上海基层党建网、村务公开栏、政府网站等平台,注重突出法律法规、惠农政策、社会管理、实用技能和群众工作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从而使“三支队伍”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比如,廊下镇对“三支队伍”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应扮演的“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等六种角色进行了清晰界定,“三支队伍”成员在“六大员”中可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地位,主动地承担自己的工作职责,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发挥应有作用。“三支队伍”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年龄老化现象严重。根据调研,金山区“三支队伍”中,除村民小组长平均年龄在56岁外,党小组长、妇女组长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2岁、61.3岁,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占有很大比例,30年代出生也不少,许多村都有70岁以上的人员,最大的79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当前金山区农村“三支队伍”的年龄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和工作的要求,而且缺乏后备力量。

(二)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根据调研数据,金山区农村“三支队伍”学历层次整体不高,其中,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仅有547人,占13%,初中学历的有2058人,占43%,小学及以下有1922人,占44%,严重影响了农村“三支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效果。比如,受文化素质的影响,很多农村“三支队伍”政策理论水平低,缺乏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知识。

(三)收入待遇差异较大。当前,金山区农村“三支队伍”呈现的年龄大、学历低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是基本收入偏低,生活缺乏保障。调研发现,除掉个别的镇村(山阳镇新江村),村民小组长的收入达到2万左右外,大部分村民小组长年收入3000元左右,妇女小组长年收入2000元左右,党小组长基本没有固定的工资性收入。待遇缺乏基本保障,很难调动农村“三支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工作能力参差不齐。虽然“三支队伍”在当前“三农”工作推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一群体的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年龄大、文化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作用发挥,收入少、缺乏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外兼职。还有部分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主动性不够,缺乏必要的社会管理知识,不善于运用经济、法律、教育等手段开展社会管理服务。

(五)学习培训方式陈旧。当前,金山区农村“三支队伍”培训方式单调陈旧,多是采用开会的形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往往只是一些会议精神的传达和文件内容的灌输;培训缺乏制度化的机制,只是根据工作需要,随机随意性强,缺乏持续性,培训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不能有效激发“三支队伍”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难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构建农村“三支队伍”的工作运行机制。第一,健全领导体制。建立由组织部、民政局牵头,各镇、工业区参加的农村“三支队伍”领导体制,站在构建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和农村社会管理创新高度,把农村“三支队伍”工作纳入对镇、工业区的考核内容,加大对镇村“三支队伍”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第二,完善工作机制。镇、工业区党(工)委要将“三支队伍”建设纳入党(工)委工作内容,对区域内的“三支队伍”工作有规划、有制度、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形成常态化的“三支队伍”工作机制。

(二)构建农村“三支队伍”的人才支撑机制。第一,多元选配。把人品好、威信高,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为村民办事的退休老干部、退伍军人和种养业能手、致富带头人等人选作为骨干力量,并通过法定程序推选为“三支队伍”成员。第二,差异培训。培训注重从农村工作实际出发,着重在民主管理、村级财务制度等方面加强培训,并根据各自工作有所侧重,如村民小组长侧重于农业生产方面,党小组长侧重于国家政策法规方面,妇女小组长则侧重于妇女儿童关心维权方面,这样既可以丰富他们的农村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也可以提高他们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三)构建农村“三支队伍”的动态管理机制。第一,明确职责。党小组长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小组活动、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党费收缴,做好村党总支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村民小组长主要承担小组队伍管理建设、社会稳定,积极参加村集体活动等各项工作;妇女小组长主要负责妇联、计生方面的工作,掌握所管辖区内育龄妇女的信息,发放各类药具,同时做好妇女儿童的维权和调解工作。第二,量化考核。结合“三支队伍”的岗位职责,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对每一项工作内容,根据工作难度、工作量大小、工作重要性设置不同的分值,进行积分量化考核管理。量化考核可以强化对“三支队伍”的管理,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

(四)构建农村“三支队伍”的保障激励机制。第一,制度保障。建议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政策和区、镇、村实际情况,出台指导性的文件,在待遇上建立适当的增长机制。其一,可以采取区、镇两级补贴,探索区、镇、村(按比例)三级投入机制,并将补贴、投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提高队伍的工资待遇和奖励。其二,对工作能力较强,工作效果出色的人员予以荣誉称号等奖励,进一步提升其个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第二,进出机制。进一步充实年轻力量加入“三支队伍”,加大从“三支队伍”优秀人员中培养干部力度,对工作有创新、活动组织好、文化程度高、“双带”能力强的,应推荐选拔为村干部。建立新老更替制度,根据各村“三支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退出方案,明确标准,及时调整人员。

(五)构建农村“三支队伍”的资源整合机制。第一,内部激活。为增加“三支队伍”的吸引力,可结合各镇村的具体情况,推行联组和兼职,探索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妇女小组长之间的交叉任职。第二,外部整合。为进一步整合岗位资源,调动“三支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可以探索将村里一些公益性岗位进行整合,如保洁员、河道清理员、助残员、农产品质量监管员等岗位,这样既增加“三支队伍”的收入,加强“三支队伍”的管理,也可以提高公益岗位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