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村级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2022-01-16 05:50:42华夏高考网

中国几千年以来,能把扶贫提高到国策层面并形成系统的行动纲领,当属本届政府。一来因为不扶贫不行,二来我们今天初步具备了系统扶贫的基础与条件,三来可以进一步拉动内需,四来可以匹配当前国家推动的供给侧改革。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强国,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是经过大扶贫而发展到今天的,美国、德国及日本皆然。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可人均收入还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国内仍然有7000多万贫困人民连吃喝等基本生活都成问题。贫困,成了与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极其不协调的画面。正如诺贝尔奖委员会在一次颁奖后表示,“除非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办法,永久和平是无法实现的。”就这个意义而言,扶贫不仅仅是中国的样本,同时更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借鉴与智慧。于是,我们必须要扶贫,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者,精细准确也。当然,同时也说明以前我们的扶贫不怎么精细准确,或者说我们将要做得比以前更精细更准确之扶贫!

一、问题的提起|什么是精准扶贫?

什么是贫?贫者,“分贝”也!即“钱财从一家转移到多家”之谓矣,或者说“家财被多头转移出去,家室空空”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贫与穷是有区别的,贫与弱更是区别大大的。简而言之,“贫”是有潜在能力或现实能力的,只是需要辅以一定的条件以使其实现良性转化而已;“穷”则比“贫”的困难程度要深得多,多数是因为自身历史原因抑或自然条件不允许所致,对其扶持之力度要比“贫”显然要加大;相比于贫与穷,“弱”则是最深层次的。弱,是近乎于无能或低能的群体,所谓的弱势群体,皆然也!正所谓“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既然是要精准扶贫,当从区别入手,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兼口号连天是没有多大出路的。盖因精准扶贫之对立面为不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好比导弹,不精准扶贫好比自由落体炸弹。

因此,如何做好精准扶贫的这篇大文章?答案就是:

给贫者以机会!

给穷者以帮扶!

给弱者以保障!

最后实现富者拉贫者,脱贫者帮穷者脱穷,脱穷者又来保弱,最后实现和谐!至于那种好吃懒做且烂泥扶不上墙的“泼皮”之辈,全然不在此之列!

(一)贫者是谁?

1、做实体经济,因为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的企业主;

2、偏远乡村的中小学教师(含临时编制的代课老师);

3、北漂南移且行踪不定的自由职业者;

4、刚刚走出校园(或者在校的创业者)的大学生;

5、返乡农民工;

6、屡战屡败并屡败屡战的创业者;

7、在股海里倒坎的众多玩票一族;

8、微电商一族;

10、死活不愿回乡的城市农民工及其他们的子女;

11、城市普遍的一般无业者;

12、国企下岗职工;

13、田土被征用并一夜得到几百万但又不知道干什么的农民兄弟(此类人隐患极大);

14、农村待业青年;

15、离婚单身并带孩子的中产阶层女性;

16、刑满释放的中青年人群;

17、有干劲但没有方法的正在路上的创业者;

18、问题青年一族;

19、啃老阶层;

20、关乎国家重大项目而被迫移民一族(如三峡工程之类的移民);

(二)谁是穷者?

21、上有老下有小且只靠个人薪水开支的中产阶层;

22、家庭劳动力少却老弱病残多的农村家庭;

23、呈板块化的资源匮乏环境极端且恶化人口特多的少数民族区域;

24、半文盲且又天分极低人群;

25、产业结构单一的偏远农村地区;

26、农村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

27、农村或乡镇辍学少年及儿童;

28、谋生手段极差的城市无产者;

29、民风民俗极其老化与落伍的且没有现代意识的纯粹少数民族地区;

30、破产者;

(三)弱者白描

31、孤寡老人;

32、大病及长病者;

33、失去劳动力且无人照顾或照顾不及的残疾人群;

34、有生理缺陷的人群;

35、纯文盲的农村困难户。

当然,上述描绘还不能反映全部,但基本面就是这些。自古贫穷者,有些是贫则贫矣,而有的则是贫则要生乱。因此,我们系统的精准扶贫战略设计及其实操,要基于“防治结合”策略,既要未雨绸缪,又要拔除穷根。

二、问题的剖析??精准扶贫也是一场改革

(四)精准扶贫的空间布局及其战略目标。

国家将六盘山、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川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大体区域,主要集中在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省与自治区,基本是处在要么戈壁沙漠与穷山恶水,要么极为传统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大西部地区。从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及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整体扶贫布局而言,核心是要实现南北的人文交融,东西的经济互补。

一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先后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就扶贫标准而言,2008年以前中国政府设定两个扶贫标准,即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

1986年的绝对贫困标准为206元;

2007年为785元;

2000年的低收入标准为865元;

2007年底为1067元;

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国家扶贫标准。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是2011年确定的,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2300元,这比2010的1274元贫困标准提高了80%。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8200万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经过此次大幅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国际贫困标准1.9美元。

就特色而论,中国的扶贫,尤其是本届政府的精准扶贫,是以政府主导,并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我们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计划是要到2020年,中国将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五)精准扶贫也是深化改革。

我所理解的精准扶贫,其实就是一场改革。既然是改革,就必须按照改革的规律来实施,而绝不是大家辗转并圆滑腾挪于“搜肠刮肚觅噱头、歇斯底里喊口号、领导现场照张相、举手拍手齐通过、回头一看还老样…”。我自小生在并长于农村,而且是少数民族农村,对于什么叫贫困或者扶贫,是有着相当深刻体会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扶贫,我想绝对不是过多的去纠结于“扶贫技巧”,而应当是老老实实地按照改革规律行事。可以说,改革就是扶贫,扶贫也是改革。那么,什么是有效的改革呢?凡古今中外有效的改革,均满足并符合以下几点:

A、首先确认,是否非改革不可,不然没有出路;

B、理性的顶层设计与民间自觉相结合;

C、改革不是利益的简单再分配,而是创造财富的最大化;

D、必须突破当时的体制限制,并进而跟进相应的机制设计;

E、全体参与者实现最大化的共赢。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扶贫其实也是一种商业行为,绝不仅仅只停留在道德伦理层面,因此我们才有扶贫要用市场化的手段一说。我们没有必要把扶贫刻画得那么凄惨,那么悲凉,不然,心态放不开,工作也做不好。难道不是吗?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一路走到今天的。给脚扶贫,有了马车;给思想扶贫,有了笔墨纸砚;给手脚的技击扶贫,有了枪炮;给眼睛扶贫,有了望远镜与显微镜;给耳朵扶贫,有了电报电话……再让这些载体进行交易与转换,就生出了金钱与财富。商业这东西,就是这么厉害,要不然怎么动辄就谈“市场手段”呢?今天中国的扶贫一样,一扶贫,大家口袋里有了红太阳,消费拉动了,投资跟上了,社会也和谐了,一箭三雕。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需要做好四个步骤,即:要扶谁?谁来扶?怎么扶?扶多久?扶贫这件事,是全国性的事情,扶贫问题说到底,就是几样东西:对象的锁定、空间的布局、策略的实施、时间的框定、效果的评估、过程的督导。

(六)改革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精准扶贫。

中外历史均表明,均衡发展总是相对的,不均衡发展则是绝对的。一个地方发展的各种条件的成熟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是说,我们究竟要选择哪个因素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例如吧,沿海是最便利经贸活动的,但是发达的瑞士、奥地利是处于欧洲大陆中心且多为山地,而芬兰、爱尔兰等沿海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却比它们晚了许多。但是,这些国家的共同之处是,各自都走出了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尤其随着今天科技进步、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演进,资本和原料紧缺日益缓解,运输成本的比重也不断减小,信息的可获得性普遍改善,影响内陆地区发展的传统不利因素作用将会越来越小。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相对较轻、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开发程度不高等,进一步增强了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尊重产业集聚的自身规律,利用其带动扩散作用,形成各种特色产业区域。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验来看,有的城市就是凭借一所或几所大学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区域,比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我国也显现出了这种势头。那就是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发挥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依托通商口岸、重要港区等资源,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区;依托风景名胜区、休闲度假区,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区。诚如*说的:“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三、问题的解决??论精准扶贫的十大关系

第一、精准扶贫与供给侧改革。《论语?季氏》一章,整段话是这样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其意思大概是:不论是治国还是管家,不是忧虑物质的匮乏而是忧虑物质财富的分配不公,不是忧虑社会的贫穷而应忧虑社会的不安定,只要分配得公正就没有贫穷,社会和谐了就没有匮乏,安定了就不会垮台。 这段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冉求和子路说的。由于春秋末期社会动荡、贫富分化,孔子主张处于这样的乱世首先应当保持内部的稳定。他这里所说的“寡”是短缺,稀少,“贫”的含义与“寡”没有本质不同,贫穷和短缺不外乎物质上的匮乏。“均”是均平、均衡。“安”是安定、稳定。无疑地,精准扶贫作为未来的一项充满正能量的国家战略,有高度,也有难度,它必将经历“政府主导??民间脱贫??自觉脱贫??同步小康”的过程。这几步中,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当在民间脱贫到自觉脱贫阶段,盖源于此一阶段,既讲要个体的自觉,也有相应的宏观环境的影响。就是说,导致贫穷的原因,一个是生产力的问题,一个是分配的问题。那么,我们要问,扶贫与改革侧改革有关系吗?有,而且很大。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们主要靠四大动力在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1、国内成本要素低;2、后发优势并伴随的模仿红利;3、出口拉动;4、周期性的货币刺激。而时至今天呢?当然,这四大优势已经在逐一削弱乃至消失,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解决之方略便只能是:(1)逐渐清除过剩产能与“僵尸”企业;(2)大幅度地消减金融杠杆及其关联债务;(3)大面积地降低运营的系统成本;(4)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发展动力。按照我们前边对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其外延的剖析,自然就很明了他们二者的关系了。因此我们说,精准扶贫的彻底成功,既要我们的生产力足够发达,同样也要我们的生产关系(尤其是分配方式)能根本匹配。

什么叫供给侧改革?其实他主要是针对需求侧改革而论的。需求侧改革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改革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数量。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呢?接着上边的话,其实自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就已经开始在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就是说,需求不足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侧改革端着手改革。在具体的实操上,中央也在陆陆续续出台政策。比方说,在劳动力上,第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刺激和发展服务业,同时实施精准扶贫与注重教育;第二、土地制度改革,核心主要是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第三、资本要素改革主要是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第四、创新层面主要是构建新的激励机制,让资本与市场及其创新意愿充分对接,及其政府的简政放权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等。这么说吧,精准扶贫与供给侧改革是并行不悖而又良性互动的。

第二、精准扶贫与区域产业。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地区的精准扶贫,尤其是贫困区域,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抓手。无疑地,这个抓手往往就是产业经济,而且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产业。以湖南安化为例,他的抓手就是享誉全国的茶叶品牌??安化黑茶。安化县近年集中致力于扩基地、提品质、强品牌来系统打造安化黑茶产业。使其逐步成为区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数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并广泛吸纳贫困农户进入市场经济圈,使贫困人口真正参与改革进程,共享改革成果,成为了该县精准扶贫的中坚力量。年底,安化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65.3万人减少至13.3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677元增加至6196元。诚然,产业经济一旦选准,就要下大决心集合绝大部分力量使之产业规模化、特色化,断不可过分多元化,最后还把自己的主业稀释掉。须知,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而不断实现财富叠加而来的。

第三、精准扶贫与电商发展。以电商作为抓手的精准扶贫,是目前最风行的。较为成功的有几个地方,浙江临安,陕西榆林、江苏沙集,甘肃陇南等等。他们的成功,都跟电商有关,其实质,就是把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上互联网,最后产生爆品的过程。从经验而论,贫困区域要做电商扶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目前的区域电商运营,主体是靠政府来主导并提供背书,然而政府的优势主要是在短期之内集聚人财物智做事,而市场的开拓及其成效是有个过程的。加之政府人员的市场专业度和深入市场的程度有限,如果一贯性不够或者区域企业成长期过长,势必会造成“烂尾电商”与走形式;2、电商未来的发展,将逐渐以移动端为主,我们的很多微商,尤其是农民朋友,要与时俱进,不然被淘汰;3、区域政府要做好现代物流体系的打造及其金融改革的配套;4、政府的前期主导及其过程引导,一定要做好自身的功能定位,要按市场规律办事,重点是搞好舆论引导与投资营商环境的打造。不然,会造成离开“扶”后,马上又返“贫”。

第四、精准扶贫与大旅游业。但凡旅游搞得好的地方,往往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与经济收益都较高。旅游业是低碳经济的典范,也是践行未来“两条底线”的主流经济。我为什么要说是“大”旅游业呢?因为未来的旅游业,无论广度、宽度还是关联度,都将比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大得多得多。作为藏富于民最为典型的行业,旅游业自当是精准扶贫的核心抓手。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业,已经不是传统观光目的地的玩法,要率先打破“门票经济”思维,继而用分享经济的理念来统筹区域旅游经济,拉长旅游产业链,最大化地实现当地居民的利益均沾。

第五、精准扶贫与文化产业。分享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必然会迎来井喷,因为文化的财富转化形式,主体是以分享与体验来实现的。文化产业是个很大的概念与课题,但归结起来,其产生与发展过程就几步:价值取向??内容生产??工具选择??分享平台??表现形式。就当前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而论,主要包括五个大方面:1、主旋律(国学复兴、红色文化);2、山清水秀;3、民族特色;4、家园乡愁;5、后都市文化。具体实操(略)

第六、精准扶贫与创新创业。我们说精准扶贫也是一场深化改革,因此我们当高看他,看高他,并将精准扶贫与创新创业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精准扶贫已经包含了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内化了的精准扶贫,其实很多创业的原始冲动及其理性选择,多是为了脱贫。所谓家业,你得有了业为基础,家方才稳。记得2011年由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作出版的《贫穷的本质》一书曾指出:“多年来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钢没有用在刀刃上”。要改变贫困,就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代之而起的应当就是把“我帮扶你脱贫”变为“你自己想要努力脱贫”,显然,这条路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我们要根本研究的,是如何对他们“扶上马、送一程、管几年”。如果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精准扶贫,如果没有从贫穷者自救的立场去看问题,则“返贫”的现象就在所难免。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移民扶贫”等等,我认为只是操作手段而已,核心还是他能够根本自立、自助、自扶。你想想,换个地方住就叫扶贫了吗?要从根上来解决,要让我们的被扶对象从内心深处引起必要的内省方为上策。

第七、精准扶贫与金融创新。做任何事情,核心就三大要素:办法;金钱;人。可以说,金融不创新,精准扶贫是很难推进的。我一直认为,扶贫就是商机,最大的商机就是最大的扶贫。你银行大企业你不敢放款,担心风险高,那么对于带有刚需性质的农产品经济你是可以尝试的呀。如果再往里边研究得深一些,是大有可为的,因为农业经济的周期性明显,加之放贷数量不大,做得好,是可以聚沙成塔的。以贵州省为例,近年来即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实施精准扶贫??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为主线,围绕“引导涉农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三农信贷融资成本、加大政策资源整合、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六项工作重点,切实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融资成本,深入推进金融扶贫服务,实现了银企与银农的共赢。同时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农委、科技、文化、发改委)的专项资金的运作方式要革新,可以把项目款(其实很多是被以寻租的方式发放的)汇总,以产业基金的方式有偿定投关联行业企业,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也让其普惠的面更广。

第八、精准扶贫与全面教育。事实证明,教育要为产业服务,但不能简单地将教育进行产业化。同时,教育的本质是让人的“身心脑”得到解放,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非为了空洞的虚荣做教育。我们为什么要提“全面教育”呢?一来每个人的自我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二来知识结构是为思考方式服务的,会面临经常性更新。基础教育要强力推,技能教育要巧妙推,智能教育要重点推,特色教育要择人推。教育的面一旦做宽以后,教育业的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精准扶贫体系,以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与互动。扶贫先扶智,扶智则必须是全面教育的先行。

第九、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我们知道,今天如果有一到两个老弱病残孕的家庭,本身就是个负担。上述中的每个人的日常照料,都必须有个专人负责。你还别说发展什么事业,能够将他们照顾好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这个时候我们的政府或者社会能够有这个系统去帮扶好这件事,自然就和谐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相当于让这个家庭里的劳动力解放出来了,自然就有生产力了嘛。如果不从根上帮扶好弱的群体,他们就会让穷的更穷,贫的更贫,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说,扶贫这绝对不是单面的人道主义那么简单。你想想,对于绝对贫困家庭来说,他们每天挣扎在是否活得下去的现实困境当中,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储蓄,没有创收,甚至没有生活。甚至比这些更糟糕的是,他们长期生活在与贫困对抗的绝望和冲突中,贫困均衡很难打破,他们“贫穷志短”,自然就缺乏了改变的欲望和信心,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命”。因此,贫困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所剩无几,又缺乏内生动力,不管是外界一时的帮助,还是贫困人民一生的勤劳,或许都无法改变命运。因此,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得把社会的保障兜底做好,这是精准扶贫里一个很重要的战略

第十、精准扶贫与大数据战略。*说:“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其实,大数据的思维及其关联手段,就是实现精准扶贫的主要辅助,唯有以数据行事,效率提升的同时,还能大大提高扶贫的质量。贫穷是什么?是吃不饱吗?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吗?过去国家扶贫的措施基本是从吃得饱饭、能看病、能上学等方面入手来摆脱贫困,但为什么还有7000多万绝对贫困的群体呢?前段时间,一名自称来自湖南某村村民,给上级领导写了一封““扶贫名单不公平、不精准”的投诉信,希望引起领导的重视,给真正贫困人口翻身的机会。他在信上说,村里的扶贫主要扶领导干部的亲戚,而自己一家四口常年挤在一个40平米、墙砖大裂漏雨的破烂房子里,却没有被登记和通知。从投诉信中,我们能看到过去扶贫工作存在没有扶到点子上、实惠也没真正落到贫困人口身上的问题。例如,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撒花”,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的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很显然,当我们的扶贫人员的正能量不足,发心不正或者麻木不仁,加之我们的扶贫手段落后,那么不管我们领导层的决心多大,其结果也只能是敷衍塞责草草了事。

周朝的开国丞相姜子牙有句名言:“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因此,我们的扶贫人员应当是一群有道德修为,行事果敢担当,工作高效得当的专家构成的强大方阵。扶贫攻坚忌讳含含糊糊、画粗线条、搞一刀切的扶贫方式,关键在找准找实贫困户,把家底摸清、把情况搞准,从而根据具体情况、贫困户家庭人口、家庭财产及收支概况、产业特点、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等,制定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而具体怎么扶?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份广东精准扶贫帮扶“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模式中,发现精准逻辑。

?扶谁的贫??对3407个村36.7万贫困户158.6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

?谁去扶贫??全省派出3541个工作组11524名干部进村驻点;

?用什么去扶贫??筹集227.3亿元资金为“双到”提供支撑;

?如何去扶贫??创造金融扶贫、劳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扶贫模式。

这十条,前边八条主要针对“扶贫”,后边两条主要针对“去穷”与“保弱”,我们要做的,给贫者以机会,给穷者以帮扶,给若者以保障!我们要恒记住:扶贫绝对不是施舍,扶贫本是一场改革;扶贫更不是短期的救穷,扶贫主要是长期的救“急”。

从近两年对贫困宣战的态度中,我们看到国家的责任变得极其确定、明确和巨大。*对新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提出精准的要求,这意味着,要撬起贫困大山的支点,就要要利用精准这根杠杆。精准扶贫是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重点工程,也是一项跟你我他(她)都有关系的大事业。最后,请允许我用一句老歌词结束我们今天的话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