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2021-08-22 02:33:06华夏高考网
篇一: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工作之余,翻读着《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无时无刻不在为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育事业的真诚之心所感动着,无时无刻不在为他终生从事教育科研的精神所激励着。
帕夫雷什中学,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费尽心思地在这实践发展他的教育信念,用心地抒写了生动感人的教育诗篇。结果,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在他的努力下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变成了远方来访者求经取宝的场所。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阅读的作用。他再三告诫我们的老师:要多读书,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很重要的精神需求。”的确,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还主张从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看待一切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的心里空间,不能忽视多样性。我们应为学生创设多样性的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自信、创造与成功还给每一个孩子。
我浅谈了读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以后我会挤出时间,继续拜读这位大师的经典,吸取经验,反省自己,完善不足。
篇二: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帕夫雷什中学》一书,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我感到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学生是幸福的。在这儿的学生都能够受到一种美德熏陶。
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周围的苏霍姆林斯基采取的方法是这样的:在学校周围的橱窗里面陈列一些世界名画,在学校的音乐中经常播放世界名曲。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竭力使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画,读到的每句话,都能启发他去联系自己和同学。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我们的读书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保障,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孩子的收益将是不可想象的。
1、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班级书架等有效资源。
我校的图书室和班级书架上有很多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每天再多一些阅读的时间,让孩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孩子的眼界会更开阔。
2、家长积极配合,营造“书香家庭”。
孩子还小,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家里,家长的以身作则和正面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让家长做孩子读书的向导和榜样,用书籍为孩子的未来奠基。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诵读,你一句,我一句,不但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而且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而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
3、教师适时的引导、鼓励,同时加强读书的指导,是孩子读书的动力。
教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往往是神圣而高尚的。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对孩子来讲无疑是一剂良好的催化剂。教师努力营造的读书环境,对孩子的读书欲望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以及想象创新能力。同时倡导学生广泛、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篇三: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能使读者更集中、更全面地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其人、其校及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该书除在苏联国内多次重版外,还在国外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本书通俗易懂。它既非空洞无物的泛论,也不是事实材料的罗列,而是以论统实,寓论于实。结构严整,泾渭分明。
这本书所呈现的该中学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教育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让我震惊,而其时间还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实践而非空想啊!同时本书作者和该中学老师宗教般的教育情怀和高度的专业知识素养也让我击节赞叹!我觉得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所追求的东西他们大部分都做到了。比如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对生命的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等等。(www.huaxiashiwen.com)要说不足的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特定时期的某些因素的制约下,其公民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一个教师,我以为,持续不断地从各个角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我在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即使现在,也有太多的教育问题我并没有思考清楚。
教育的场所是封闭的,老师和学生很少走出学校去打开眼界,去学习实践,去了解社会的需要;评判标准是封闭的,无论是对教师的评判还是对学生的评判,因而在现有教育体制内部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学生、有价值的知识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就未必是有意义的和合理的。教育封闭性的说法给我以很大启发,也让我对如何打破封闭性产生了很多联想。比如,我认为,如果所有师范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社会,从事和体验一下别的工作,那么他们将可能对什么才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价值的教育形成更为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工作之余,翻读着《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无时无刻不在为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育事业的真诚之心所感动着,无时无刻不在为他终生从事教育科研的精神所激励着。
帕夫雷什中学,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费尽心思地在这实践发展他的教育信念,用心地抒写了生动感人的教育诗篇。结果,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在他的努力下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变成了远方来访者求经取宝的场所。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阅读的作用。他再三告诫我们的老师:要多读书,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很重要的精神需求。”的确,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还主张从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看待一切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的心里空间,不能忽视多样性。我们应为学生创设多样性的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自信、创造与成功还给每一个孩子。
我浅谈了读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以后我会挤出时间,继续拜读这位大师的经典,吸取经验,反省自己,完善不足。
篇二: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帕夫雷什中学》一书,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我感到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学生是幸福的。在这儿的学生都能够受到一种美德熏陶。
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周围的苏霍姆林斯基采取的方法是这样的:在学校周围的橱窗里面陈列一些世界名画,在学校的音乐中经常播放世界名曲。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竭力使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画,读到的每句话,都能启发他去联系自己和同学。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我们的读书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保障,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孩子的收益将是不可想象的。
1、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班级书架等有效资源。
我校的图书室和班级书架上有很多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每天再多一些阅读的时间,让孩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孩子的眼界会更开阔。
2、家长积极配合,营造“书香家庭”。
孩子还小,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家里,家长的以身作则和正面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让家长做孩子读书的向导和榜样,用书籍为孩子的未来奠基。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诵读,你一句,我一句,不但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而且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而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
3、教师适时的引导、鼓励,同时加强读书的指导,是孩子读书的动力。
教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往往是神圣而高尚的。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对孩子来讲无疑是一剂良好的催化剂。教师努力营造的读书环境,对孩子的读书欲望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以及想象创新能力。同时倡导学生广泛、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篇三: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能使读者更集中、更全面地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其人、其校及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该书除在苏联国内多次重版外,还在国外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本书通俗易懂。它既非空洞无物的泛论,也不是事实材料的罗列,而是以论统实,寓论于实。结构严整,泾渭分明。
这本书所呈现的该中学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教育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让我震惊,而其时间还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实践而非空想啊!同时本书作者和该中学老师宗教般的教育情怀和高度的专业知识素养也让我击节赞叹!我觉得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所追求的东西他们大部分都做到了。比如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对生命的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等等。(www.huaxiashiwen.com)要说不足的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特定时期的某些因素的制约下,其公民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一个教师,我以为,持续不断地从各个角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我在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即使现在,也有太多的教育问题我并没有思考清楚。
教育的场所是封闭的,老师和学生很少走出学校去打开眼界,去学习实践,去了解社会的需要;评判标准是封闭的,无论是对教师的评判还是对学生的评判,因而在现有教育体制内部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学生、有价值的知识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就未必是有意义的和合理的。教育封闭性的说法给我以很大启发,也让我对如何打破封闭性产生了很多联想。比如,我认为,如果所有师范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社会,从事和体验一下别的工作,那么他们将可能对什么才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价值的教育形成更为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相关推荐
-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2021-12-23 01:49:29
- 诺曼底号遇难记读后感2021-08-22 02:33:04
- 念书的孩子读后感2021-08-22 02:33:02
- 你是我的宝贝读后感2021-08-22 02:33:00
- 宁夏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7:06:59
- 陕西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7:04:54
- 河南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7:02:24
- 四川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7:00:02
- 天津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6:58:16
- 诺曼底号遇难记读后感2021-08-22 02:33:04
- 念书的孩子读后感2021-08-22 02:33:02
- 你是我的宝贝读后感2021-08-22 02:33:00
最新发布
图文推荐
内蒙古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20:20西藏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18:40青海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16:44新疆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13:15云南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10:42山西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08:57宁夏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06:59陕西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