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2021-08-22 03:36:48华夏高考网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袁振国先生所着的《教育新理念》一书,是其近年来在国内影响颇大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一直广受中小学教师的喜爱。该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用生动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以全新的视角扫描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眼前展现了一个完全别样的教育新天地,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带来了新世纪教育的新思考、新要求。其中,“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依托”一节,更是恳切地阐述了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学校建设教师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一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形成教师讨论的气氛”,读来让人深受鼓舞和启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本人深刻感受到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固然,袁文“教师文化”中所指“教师”,乃是集合概念;文中所说学校的“教师文化”一般理解为:以校园为背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作风、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表现。但是本人本人以为,学校群体的教师文化是以个体的教师文化为基础和单元建设而成的,没有个体的教师文化,就没有群体的教师文化。学校个体教师文化的优劣影响着群体教师文化的优劣,乃至于影响整个学校文化的优劣。因此,对于学校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要对建设学校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其选择莫过于--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说易行难。其中的“文化”,虽专指教师应有的文化,但依然涵义广泛。其中,既有狭义的学科知识修养,又含广义的道德理念、职业素养等等;既有传统的民族文化,又含现代教育所应有的科学思想等等,包罗万象,不一而足,容易使人望而生畏。但本人以为,牢记教育既有的普世原则,学习古今中外大教育家的言传身教,再结合现代教育的结构特点,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尝试修炼。
首先,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德为才之首”,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首先要增进自己的教师道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凭着“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回”的道德精神,才筑起了高山仰止的教育大厦。如今,时代变了,但教育的真谛和精神未改。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无私奉献。因为我们相信“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风范对学生来说是就最好的榜样,教师崇高的品德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在今天说来,就是要爱岗敬业,就是要牢固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就是要不断增强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
其次,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教育首先是“人文”的,而不是“科学”的。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清楚地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职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发展,灵魂的塑造,使学生首先成为明白事理、重情重义、思想独立、灵魂高尚的人。如今的教育,落后的“应试”模式泛滥,虽受社会诸多顽固势力所囿,但作为有独立思想的中学教师,如果屈服于落后思想或顽固势力,甚至受惑于片面的“分数的辉煌”,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来教育,其结果必然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巨人,灵魂的侏儒,从而彻底背离教育的真谛。
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眼下说来,重在三个“增强”。一是增强发展意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成绩和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是为了终身发展。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思想,变单向的灌输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增强人本意识。新课标所强调的三个维度之一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要求在情感领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三是增强民主意识。即所有教师都要创设必要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放弃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倡导师生民主、人格平等、尊重主体的现代精神,“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第三,提升厚积薄发的教师素养。俗话说,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坚持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达到专业精深、学识广博的固有知识素养。不仅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懂得如何运用基本方法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具体地说,教师应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一是本体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知识等;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如怎样评价学生;三是背景性知识,指教师特定知识以外的知识,如教师的生活阅历、实践经验甚至是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等。
第四,激发创新科研的教师情怀。我国正值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肩负着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特殊使命。而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来教育,造成学生成长的重大偏废。现代创新教育观念则追求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学习。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应遵从创新教育的质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进而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四要淡化学科本位意识。现代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需要教师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既要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
第五、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
社会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无疑,这是教师时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新时期教师文化的新增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注重内在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m.mrnum.Com)注重教师发展方式的“与时俱进”。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本人以为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重在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沟通合作。不仅在教师之间沟通合作,而且在师生之间沟通合作。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可以是个人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可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或专门团队进行沟通合作。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合作带来每个教师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沟通合作也是一个明确目标、相互激励、协调一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过程。
二是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深入反思,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可以说,主体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甚至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根本,而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
上述文字,来自于读袁振国先生所着《教育新理念》有感。“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说的还有很多。自感探索尚浅,心得无多,只是以此表达自己的一个追求--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袁振国先生所着的《教育新理念》一书,是其近年来在国内影响颇大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一直广受中小学教师的喜爱。该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用生动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以全新的视角扫描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眼前展现了一个完全别样的教育新天地,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带来了新世纪教育的新思考、新要求。其中,“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依托”一节,更是恳切地阐述了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学校建设教师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一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形成教师讨论的气氛”,读来让人深受鼓舞和启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本人深刻感受到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固然,袁文“教师文化”中所指“教师”,乃是集合概念;文中所说学校的“教师文化”一般理解为:以校园为背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作风、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表现。但是本人本人以为,学校群体的教师文化是以个体的教师文化为基础和单元建设而成的,没有个体的教师文化,就没有群体的教师文化。学校个体教师文化的优劣影响着群体教师文化的优劣,乃至于影响整个学校文化的优劣。因此,对于学校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要对建设学校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其选择莫过于--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说易行难。其中的“文化”,虽专指教师应有的文化,但依然涵义广泛。其中,既有狭义的学科知识修养,又含广义的道德理念、职业素养等等;既有传统的民族文化,又含现代教育所应有的科学思想等等,包罗万象,不一而足,容易使人望而生畏。但本人以为,牢记教育既有的普世原则,学习古今中外大教育家的言传身教,再结合现代教育的结构特点,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尝试修炼。
首先,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德为才之首”,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首先要增进自己的教师道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凭着“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回”的道德精神,才筑起了高山仰止的教育大厦。如今,时代变了,但教育的真谛和精神未改。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无私奉献。因为我们相信“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风范对学生来说是就最好的榜样,教师崇高的品德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在今天说来,就是要爱岗敬业,就是要牢固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就是要不断增强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
其次,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教育首先是“人文”的,而不是“科学”的。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清楚地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职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发展,灵魂的塑造,使学生首先成为明白事理、重情重义、思想独立、灵魂高尚的人。如今的教育,落后的“应试”模式泛滥,虽受社会诸多顽固势力所囿,但作为有独立思想的中学教师,如果屈服于落后思想或顽固势力,甚至受惑于片面的“分数的辉煌”,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来教育,其结果必然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巨人,灵魂的侏儒,从而彻底背离教育的真谛。
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眼下说来,重在三个“增强”。一是增强发展意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成绩和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是为了终身发展。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思想,变单向的灌输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增强人本意识。新课标所强调的三个维度之一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要求在情感领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三是增强民主意识。即所有教师都要创设必要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放弃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倡导师生民主、人格平等、尊重主体的现代精神,“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第三,提升厚积薄发的教师素养。俗话说,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坚持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达到专业精深、学识广博的固有知识素养。不仅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懂得如何运用基本方法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具体地说,教师应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一是本体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知识等;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如怎样评价学生;三是背景性知识,指教师特定知识以外的知识,如教师的生活阅历、实践经验甚至是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等。
第四,激发创新科研的教师情怀。我国正值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肩负着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特殊使命。而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来教育,造成学生成长的重大偏废。现代创新教育观念则追求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学习。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应遵从创新教育的质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进而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四要淡化学科本位意识。现代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需要教师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既要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
第五、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
社会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无疑,这是教师时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新时期教师文化的新增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注重内在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m.mrnum.Com)注重教师发展方式的“与时俱进”。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本人以为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重在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沟通合作。不仅在教师之间沟通合作,而且在师生之间沟通合作。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可以是个人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可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或专门团队进行沟通合作。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合作带来每个教师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沟通合作也是一个明确目标、相互激励、协调一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过程。
二是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深入反思,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可以说,主体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甚至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根本,而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
上述文字,来自于读袁振国先生所着《教育新理念》有感。“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说的还有很多。自感探索尚浅,心得无多,只是以此表达自己的一个追求--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相关推荐
-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2021-12-23 01:49:29
- 读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有感2021-08-22 03:36:46
- 读法律方法论有感2021-08-22 03:36:43
- 读西柏坡红色之旅心得体会2021-08-22 03:36:41
- 宁夏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7:06:59
- 陕西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7:04:54
- 河南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7:02:24
- 四川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7:00:02
- 天津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最新2024-07-17 16:58:16
- 读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有感2021-08-22 03:36:46
- 读法律方法论有感2021-08-22 03:36:43
- 读西柏坡红色之旅心得体会2021-08-22 03:36:41
最新发布
图文推荐
内蒙古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20:20西藏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18:40青海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16:44新疆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13:15云南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10:42山西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08:57宁夏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06:59陕西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览表
2024-07-17 17: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