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脚观后感1500字

2021-10-03 12:45:19华夏高考网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1500字一

中国乡土剧,故事都相当简单,甚至到了一种太过“固执”的地步,但,也许就是电影里这份略带蛮横的纯朴与天真,才能够唤醒沈睡在都市丛林里的赤子之心。

在我心目中,老谋子最好的作品并不是他的招牌红色中国三部曲(《红高粱》、《菊豆》及《大红灯笼高高挂》),而是略带纪录风格的《秋菊打官司》。而从那之后,老谋子自我分裂的情况似乎也愈趋严重,一方面拍摄《一个都不能少》之类的小品,一方面也舍不得暴殄他的视觉艺术天分,而继续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英雄》等富丽堂皇的作品里炫耀奇观中国。

好的导演拍这类悲情乡土剧时,总能把故事处理得通俗却不低俗,总能精准地利用故事情节的千回百转来牵引、触发(而非操弄)观众的感性情绪。吴天明的《变脸》就是成功的例子,而梁咏琪主演的《我的兄弟姐妹》则是超级失败。至于曾获得金鸡奖的《美丽的大脚》(杨亚洲导演),真是出乎意料地感动我。

我们知道北京来的养尊处优夏老师(袁泉)一定会跟大妈型的张美丽(倪萍)从性格、生活方式到婚姻状况都形成对比;我们也了解夏老师一定会被张美丽的坚毅与执着所感动。这些陈腔滥调,就是充满了动人的能量,而赵季平那浩瀚辽阔的旋律,则丰盈了、滋润了黄沙滚滚的干枯与炽热,让故事里所有的悲苦与辛酸,随着飞扬的尘土远去。

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穷乡僻壤的村庄对“水”的一种渴求与迷恋。就如同小村子的周末夜晚,大伙儿唯一的娱乐是看露天电影,就如同那该死的小村庄受限天候,永远只能种该死的土豆(即马铃薯),然后也因为地处偏远,土豆卖不出去,而必须天天吃该死的土豆。至此,土豆已成为一种象征;水也是。而土豆终于卖出去的那天(离开小村),张美丽便发生了意外(离不开小村)。

北京、计算机、求学等等,对于小村子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跟电影一样,都只是虚幻而提供大伙儿作白日梦用的。因此北京之旅,既是一次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惊奇旅行,却也沁着淡淡的无奈与哀伤。不过,北京的“豪华”游泳池给孩子们所带来的兴奋,在赵季平激昂的乐声中,让我嗅到了雨的味道。那是混和着汗水、泪水与泥土芬芳的心酸与温暖的味道。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1500字二

影片讲述农村教师生活和工作的故事。女主角是农村自办小学的唯一教师,她之所以办学校是因为自己的丈夫愚昧无知犯了法,最后被执行死刑。学校办起来后,只有女主角一个老师,直到北京来了一位志愿者。志愿者生活条件优越,很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偶尔与女主角发生些矛盾,但还是留了下来。志愿者的老公来找女主角,让他回家,女主角打算离开。但是志愿者看到女主角与孩子们后,还是留了下来,志愿者的老公只好一个人离开。一段时间后,志愿者发现自己怀孕了,女主角强迫志愿者离开。可是志愿者在县医院做了人工流产,又回到了学校。同时,女主角还与村上的有妇之夫放映员关系暧昧,经常偷偷摸摸的在一起。在志愿者的鼓励与帮助下,女主角与放映员的关系越来越甜蜜。为了给学生凑钱买电脑,女主角带领孩子们在村上的富翁家中要钱,女主角还与富翁拼酒喝的大醉。志愿者看不惯找富翁理论,终于要来了钱,学校买了电脑。志愿者要离开了,她打算带着女主角与几个学生北京玩玩。可是学生们都跟着,志愿者只好将他们都带了北京。志愿者的老公看到这些孩子非常不高兴,但还是非常客气的招待了他们,并且还帮村里联系了农作物的销售。女主角兴高采烈的带着预付款与孩子们回到村中,并继续与放映员幽会。可是,他们的事情被发现,放映员遭打,两人只好不再约会。最后,女主角在运土豆的时候被火车撞伤,见到与老公离婚的志愿者后,离开了人世,志愿者则留了下来。

本片又是一部反映农村教育的电影,但是它失了前瞻性。因为它比《凤凰琴》晚了七年,比《一个都不能少》晚了两年,这使得本片讲述的内容已经不新鲜了。此外,本片农村教育的角度看,它反映的却又不全面。影片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表述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异,以及贫富差距之间的观念冲突。这些都让电影变得琐碎而凌乱,不知道影片究竟想讲什么故事,想表现什么主题。因此,本片可以称之为一部烂片:一部什么都想表达,但却都表现得不够深入的一部烂片。说白了,影片没有中心思想,乱糟糟啊!

电影究竟描述了那些呢?有女主角与志愿者的冲突、有女主角与放映员的爱情、有女主角与老公的矛盾、有农村生活现状、有城市生活的繁华、有女主角之死、有女主角老公的愚昧无知,等等。看着这些内容,真的搞不清楚编导们的意图。是要反映贫富差距?还是要展现西北农村的贫苦?或者是反映女主角的善良与朴实?再者是志愿者的转变?总之,这是一部名不副实的金鸡奖最佳影片,连核心主题都没有的电影还能称之为“最佳”?它之所以能够获得金鸡奖,大概还是与“主旋律”有关,当然也包括结尾的女主角之死,虽然她死得并没有意义。

电影的缺点很多。首先,剧情上的漏洞就很明显。志愿者如何来农村的?没有交待。志愿者为什么离开?没有交待。志愿者的孩子怎么来的?没有交待。人工流产做得很快,这也不符合现实。女主角与放映员的关系连志愿者都可以轻易看出来,村里其他人就看不出来?不合理。女主角的死最离谱,刚才还在好好的说话,突然就没气了?煽情也要合情合理吧,女主角这么样就死了?其次,影片细节上还有很多不符合剧情的设置。最典型的,小学那么穷,怎么可能有足球和篮球?最搞笑的是,篮球竟然还是很新的!学校如此贫困,竟然还能买台电脑上网,更是离谱。有这些钱不如买些粉笔、文具或者教材呢!总之,本片是经不起推敲的,漏洞处处都有,躲都躲不掉。

影片拍摄编导们用力过猛。编导想极力的展现一种大气的氛围,比如大远景、俯瞰、远眺等等。可是剧情太不给力,再好看的画面配上不连贯与突兀的剧情,也体会不到编导所要诠释的意境。尤其是最后女主角之死,画面与音乐非常强力的塑造一种悲怆的气氛,而且还加上了小男孩的吟唱。可是这段场景我却感到好笑,因为编导们太夸张了??人家女主角就是一个受伤只是,也不是为救学生舍己牺牲,至于嘛!总之,编导们想当然向观众们发起催泪攻势,可是不知道观众们就一眼看破了他们蹩脚的伎俩,让观众们看本片时越看越想笑。至少我是如此的。

本片唯一的出彩之处,就是放映员说的对白与唱的小曲。尤其是模仿《列宁在1918》的那段:列宁我打坐在克里姆林宫,尊一声斯维尔德洛夫你细听分明,前几天我让那瓦西里把粮食弄,为什么到今日不见回程?叫一声列宁同志你切莫着急,为此事我问过捷尔仁斯基。彼得堡的交通不大便利,整到了粮食难整车皮。瓦西里的工作一向很努力,您就放心吧,你就放心吧,我的弗拉基米尔?依里奇。闻听得瓦西里把粮食弄到,不由得列宁我喜上眉梢,时间紧任务重困难真不少啊,哈啦哨(俄语,好),哈啦哨,真是哈啦哨呀。这一段是摘自网上,与电影稍有不同。不管如何,我听到放映员这么一唱,差点没让我乐晕过!

演员方面还算出色。女主角倪萍扮演的西北女人生动真实,很生活化,看得她是一个好演员。女配角袁泉的表现也同样出彩,只是她施展演技的机会不多,毕竟都市女孩比较好诠释。男配角孙海英非常出彩,他演活了油嘴滑舌的放映员。龙套许亚军则让人感叹,中国大陆还有这么帅的男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