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精用弘: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有效路径

2021-11-19 07:59:58华夏高考网

要使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 这一中学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笔者以为,不能仅仅凭借“跟着感觉走”,就天真地认为,语感之类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可以简单粗暴地替代“语言建构与运用”,也不能仅仅依靠“跟着本本走”,就想当然地以为,现当代语言理论体系之类的理性认识可以生吞活剥地取代“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只能基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对它掌握的现状和实际,在对现当代语言理论的严密体系加以认真梳理之后,从“取精用弘”的路径对它进行整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 的理性知识,才能用它去指导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及其品质。

基于对高考学生作文的问卷分析,我们知道,考生作文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矫正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句子”观念,佳作文从字顺

如今,中学课本里的教学语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 结构主义语法”阶段,中学里的语法教学(姑且认为是在教学吧,其实已经弱化、淡化乃至“消化”了)及其训练,还是采用的对语法现象进行描述的静态语法阶段(讲讲充当主谓宾语的成分,划划句子成分,分分语素、词、词组的区别等等)。现在,尽管现当代语法研究早就已经发展到了“转换生成语法” 阶段(注重语用、语篇、语义场,讲讲预设、蕴含、语义指向、词语配价元,辨析、纠正歧义等等),描述和训练的重点也早就已经侧重于对动态语法的研究了,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并没有被中学课本的编者采用,当然也不可能泽被后“生”了。

当我们的莘莘学子还在被静态语法的纷繁杂芜的名词术语搞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当我们的莘莘学子关于句子的正确概念未能建构起来,因而写出正确句子的概率较低,句子成分残缺等毛病十分突出的当儿,我们还一厢情愿地希求他们写出的文章能够做到文从字顺,那简直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异想天开。许多学生的作文句子不通,甚至不知所云,其根源就在于他们一直没有搞懂句子为何物,怎样的字词(主要指词组)具备什么条件可以成为句子。

我们知道,现当代语法理论认为,词组成句有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1)结构因素;(2)语义因素 (3)表达因素。①如,从词语的内部结构看大多数介词词组(以他的能力/通过努力/按照规定)、至少有一个成分是区别词的词组(大型彩色/同步稳相/袖珍英汉)、一些充当插说的词组(总而言之/由此可见)、“所”字词组(所想象/所判断)不能自足成句。词组要成为句子, 语义上的限制很多,如时间(“他上大学。”不成句,“他上大学了。” /“他准备上大学。”“他正在上大学。”/“他上过大学。”均可以自足成句)、程度(如“孩子聪明。”不自足成句。“孩子很聪明,”自足成句)、数量(“他吃了苹果。”不自足成句。“他吃了两个苹果。”就自足成句了)、情态(“他写作文”不自足成句,“他会/能/愿意写作文”就自足成句)等等 。一个语法、语义上都完备的词组要想成为句子,还要受到语用表达方面的限制。 如“蒋介石开刀了!”要理解这个句子就得知道它的语言环境(是他自己因病接受手术了, 还是给病人做手术了,或者是他自己下令屠杀革命群众了?)总之,词组要成为句子可以从完句手段(如,重叠、重动、变序、删除、添加。其中,添加表示程度、否定、语气、情态、数量、趋向等范畴的成分)和完句成分(指时体、程度、情态、语气、数量、情状、趋向。如“火车停(了)下来。”“小明(经常)哭”“小李(明天)走”)两个角度来看。这些理论令人耳目一新,而我们的莘莘学子中的一部分人,关于句子的理?却亟待更新,当然不懂得词组成句还须具备那样多的条件和受到那样多的限制,因而,在作文中写出来的句子就不能自足成句而成了种种病句。

如某考生在完成2017年全国高考4月调研题《相互体谅方能共进退》一文,在论述“团队精神”重要性的时候里如是说:

“相互体谅帮助的队友,这个团队才能共同进步。”

这个句子就不能自足成句,其原因在于受到了“结构因素”的限制。这是一个条件复句(只有……才能),第一分句是个偏正短语做主语,“ 这个”一词不能复指第一分句,因而致使第一分句的主语落空, 而下一句又另起炉灶,言说其他。只有采用“完句手段”,用 “添加”的办法来改正它。改为“(只有)相互体谅帮助的队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这个团队才能共同进步。”或者改得彻底一点,也可以改为:尽管共同进退,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努力,但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队友集体的共同努力,更能使这个团队共同进步,发挥出比每个个体累加成的进步更加巨大的无穷无尽的能量。

由此观之,只有更新句子的观念,建立起句子的正确概念(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并且带有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懂得句子自足的种种条件和种种限制,才能写出符合语法规范的正确而通顺的句子来,“语言建构”才算落到了实处。

二、加强“段落”训练,文章科学、合理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不大重视介于词组和篇章之间的段落的训练,也没有较为深入地研究段落及其与全篇的关系,因而学生关于段落的概念未能建构起来, 致使习作里段落结构不科学、 安排不合理、表述欠当的毛病比较突出。

我们知道,“段是由句或句组组合而成的,篇是由段组成的。”组织段和篇的基本要求是:连贯性、一致性和艺术性。②也就是说,段落经营好了,篇章也就经营好了。段落的结构有多少,篇章的结构就有多少。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某些段落就是篇章的具体而微(主要指的是议论文)。如杨述先生的《恰到好处》一文的这段就是如此。他写道: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温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而又能自持。工人炼钢要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

这是全文的一个自然段,其结构是典型的 “总??分??总”的议论文格式。第一句提出中心论点;二至四句用事例论证中心观点的正确性;第五句总结上文,照应、强调中心观点。首尾圆合,无懈可击。如果我们把它充实细化, 它就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了。

而我们的莘莘学子中的某些人却不如此这般地运用,他们写出的段落不大中规中矩,没有”连贯性“”一致性“,更没有”艺术性“。还是以《相互体谅方能共进退》一文的那位考生为例吧,他为了论述“在生活中,在事业上,许多成功的大事都是团队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团队你也许难以成就大事 ”的观点,这样写道:

如果强者放慢步调,配合一下体力不行的人,身体素质较差的就尽力跟上队员的步伐,相互体谅,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努力,那么最终就能做到共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