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实践过程“教”与“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1-08-03 09:28:18华夏高考网

教育实践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教”与“学”。本文主要围绕大学教育实践中“学”与“教”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教育实践 “教”与“学”

“教学”这个词本身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教”,一个是“学”。“教”与“学”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学记》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概念,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一、“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教”与“学”是天然存在的一对矛盾,哪一个是主要矛盾?我们认为“学”是主要矛盾,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是外在的,学是内在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因此,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根本谈不上教学。这样,学生毕业后仍然能够在实践中独立思考,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应具备自学的能力。教师只是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是为“学”创造条件的,但是仅仅创造条件还是不够。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促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大学四年,学生能否养成自学的习惯,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掌握大学的基本知识点,把知识学通学活,而且影响到大学毕业后能否不断吸收新知识,进行创造性研究,从而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和进步。

学生自“学”中要加大阅读量。为什么美国人能不断创造出互联网等高科技新事物?这不仅源于美国的经济发展实力,还源于美国人注重在大量阅读中实现知识累积。大学生要多读书、广涉猎,这样往往能够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打开新的思路。实践表明,有阅读习惯的人会把不善阅读的人远远甩在后面。因为他们会主动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将它们归纳演绎、融会贯通,并根据事物发展变化及时主动取舍。阿根廷著名的文学大师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学生主动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才能做到终身学习。这就需要大学期间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点。

学生“学”中应自觉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有三个基本因素: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三个因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好奇心是驱动力,驱动人们探索发现;想象力可以拓展思维空间,超越现实的局限;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挑战已有的知识,寻找新的答案。想要创新,平时就要养成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习惯。大学生在平时“学”中要不断在三个创新因素中寻找着力点和突破点,这样创新能力才能得以不断提高。

二、“教”中需注意的问题

高校教师有两个任务:一是传授知识,一是发展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明,科技发达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积累过程,靠几个人或者一代人是绝对不行的,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努力,因此,教师不能把发展科学知识全包,要培养事业的接班人,培养文明的传承者。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因为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些老师没有弄懂这个道理,强调背诵记忆,不懂得强调思考和质疑。积极思考、积极研究问题才是成就学生未来发展最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因此说要不断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爆炸时代,知识的折旧率非常高。大学生最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而非知识本身。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和历史脉络。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曾说“告诸往而知来者”。意思是说: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此处的“往”包括?去的知识、事物发展经历及历史,即人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表示尚待开发的事物或科学知识,也表示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就是“新知”[2]。这就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新知”。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的教师缺乏引导学生的意识,喜欢单纯用考试分数压学生,实际上靠简单粗暴地压是压不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还会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怨恨满腹,甚至造成学生舍本逐末寻求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这其实从根本上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要办教育?很明显,其根本目的是造就人才。我们国家办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造就各行各业的人才,更深远的是提升全民族整体的文化素质。

教师要加强精神风貌建设。教师首先要有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精神。教师在平时要为学生创造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自强不息的氛围中成长,有韧性,学生将来到社会上就有底气去竞争、去拼搏,去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这和体育比赛一样,运动员若没有积极拼搏的勇气竞争是不会有战胜对手、实现胜利的机会的。

教师要推进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教师要理解教学内容,这要建立在深厚的基础知识理论之上。教师对所教的学科领域中当前存在的问题应该了解,对哪些高校、哪些科研院所、哪些科研人员正在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哪些是研究得比较有水准有特色的都应该有所了解,并且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责任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懂得科学和艺术一样永远没有尽头,任何一个学科门类都不会“关门”,都有着层出不穷的问题等着人们解决,有更多更开阔的领域等着人们开拓,毕业后才不会那么迷茫,才会有更多努力争取的目标和不懈追求的方向。这正契合了我国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只有这样的“科教”才可能做到“兴国”。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相互配合,教学是培养文明的传承者和接班人,既包括培养继续探索新的科学真理的研究型人才,又包括培养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实践真理的人。因此,对教师来说,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可以反映一个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理解层次和深度。教学没有科研作为衬底,就是没有深度和广度的教育,是丧失灵魂的教育[3]。

高校教师要积极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完善教学实践。该理论证明系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于,必须使系统处于开放状态,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信息交流。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教育科学是一个大体系。教育实践必须以开放交流为重要手段,才能使教育教学走向进步,走向有序。反之,封闭的教育实践,脱离社会生活的教育实践,只能使教育走向退化,走向无序[4]。耗散结构论对我们开展教学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那就是教学系统的开放性越大,掌握社会需要、科技发展趋势等信息量越多,其适应性就越强,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系统运行中,破坏有序和增加有序的矛盾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教学系统通过自身结构的不断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的提高及师生间的紧密配合,不断从环境输入新生能量并排除干扰,广开信息渠道,加强行政管理等措施和手段,形成有条不紊、高度有序的结构,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功效。

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教师绝对不能忽视这一环节。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但是现实教学过程中常常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不能适应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大学生的教育需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加强德育工作。

总之,大学期间对人才的培养是基础性、全方位的。大学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基础厚、视野广、素质高、能力强、修养好的专业人,并努力做到情商优秀、智商超群、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大学教育不能把讨价还价的功利行为作为目标,应把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作为自主的驱动力,把奉献变成自觉的行为。所有事情归根结底都在修己、修身,我们不能把赚多少钱作为成功的标志。应该指明,对人诚信友善、兢兢业业工作,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