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画面描述题的解法探析

2022-01-29 07:02:31华夏高考网

张晓能

摘 要:古诗词画面描述题是语文中考的常见内容。解答古诗词画面描述题,可从诗句涉及的形象入手,再给所描绘的形象加上合适的修饰语,并运用想象和联想连词成句。

关键词:中考试题;古诗词画面描述题

古诗词画面描述题是语文中考的常见内容。学会赏析古诗词,熟练解答有关古诗词的画面描述题,是语文备考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201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第21题为例,从三个方面对古诗词画面描述题的解题作一些分析探究,以此作为登古诗之堂、入古诗之室的一把精巧钥匙。

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21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针对这类试题,我们采用如下解题思路:

一、找出诗句涉及的形象

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是诗人用来表达主观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事物。诗歌《过山农家》前两句中描绘的形象就包括:板桥、人、泉声、茅檐、日、鸡。

二、给所描绘的形象加上合适的修饰语

意象是诗歌中浸透了作者个人感情的客观物象,给所描绘的形象加上合适的修饰语,也就是将诗歌描绘的形象?化成意象。

通常把握诗歌意象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注意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由于历史文化原因,以及民族宗教、民族信仰、民族心理方面的制约,古诗词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特殊意象,读者可以由这些特殊意象探究诗人的情感意图。例如,古诗中的“月亮”一般代表思乡怀人,“流水”多传达时间流逝、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等。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二)准确理解修饰词

客观物象(形象)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让客观物象“皆上我之妆、皆披我之衣”后便蕴含了丰富情感,这些往往表现在某些描写景物的修饰语上。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描绘了九种事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作者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词修饰后,物象就有了情感倾向:藤成了干枯的,树是衰败的,鸦是傍晚归巢的,桥是破败狭小少人走的,道是荒凉崎岖的,马是瘦骨嶙峋的。

(三)从语境入手,把握意象

同一物象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寓意,这就需要在具体语境中深入分析诗人所选取物象的侧面,准确把握意象。“流水”常用来表示时间流逝,但在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水”被赋予了新的寓意,愁情如水,水似愁绪。《过山农家》这首诗,作者怀着愉悦的心情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描绘了他在郊野看见的风光、农家的景致以及山农劳动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作者虽是描绘生活小事,但却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因此,诗歌前两句描绘的客观物象自然而然成了蕴含情感的意象:板桥成了横跨小溪的木桥,人成了迈着轻快步伐的人,泉声成了泠泠淙淙的水声,茅檐是茅草搭建的草庐。

三、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连词成句

诗言志,任何一首诗歌都有诗人的创作意图和其表现的主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就是要符合作品的主旨。欣赏古诗词就要结合背景、分析诗眼、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主旨,对作品进行恰到好处的鉴赏和评价。《过山农家》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进行白描,以“过”为诗眼,写出了诗人旅程中的一段见闻和感受,山野的宁静、清新,山农的忙碌、喜悦,处处呈现出一种宁静质朴之美、和谐自然之美。明白了这些,这首诗歌前两句所描写的画面就成了: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

总之,为能更好地解答古诗词画面描述题,我们应从诗句涉及的形象入手,再给所描绘的形象加上合适的修饰语,并运用想象和联想连词成句,以此层层深入,达到操千曲而后晓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