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俗语中的修辞现象

2021-11-11 14:36:42华夏高考网

摘 要:俗?是一种通俗而且广泛流行于人民群众之间的短语,记录了大众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经验,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它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到如今,经过数代人的使用和锤炼形成了意思新鲜、形式生动、道理透彻的特点。文章采用统计法和归纳法,借助前人研究成果,从俗语来源、俗语的修辞格、语音修辞三个方面来对俗语进行分析阐释,以达到对俗语的初步认识。

关键词:汉语 俗语 修辞现象

引言

俗语又叫俗话,是一种通俗并且广泛流行于人民群众之间的短语,记录了大众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经验,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1]俗语语言简洁、生动,道理深刻,在人际交往的口语使用甚至文学作品中见到的频率越来越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从俗语的历史来源、俗语中的修辞格和俗语中的语音修辞三方面对俗语进行分析解读。

一、俗语的历史源流

俗语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例如:

(1)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未为晚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2)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3)孟尝君择舍人以为武城吏,而遣之曰:“鄙语岂不曰,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哉?”(《战国策》)

(4)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庄子?秋水》)

以上的“野语”“谚”“鄙语”发展到今天,大致相当于如今所说的俗语。俗语的内容包罗万象,是因其来源所决定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神话寓言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6)跳进黄河洗不清

(7)吃不了兜着走

(8)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2.历史故事

(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10)太岁头上动土(汉?王充《论衡?难岁》)

(11)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说唐全传》)

(1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3.宗教用语

(13)不看僧面看佛面

(14)急来抱佛脚

(15)佛在心头过,酒肉穿肠过

从以上三种类型中的各条俗语我们可以发现:俗语是中华民族各地区传统文化历代相传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百姓们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生动形象、内容通俗易懂,形式富于变化,充实了我们对传统语言学中书面语的研究。

二、俗语中的修辞格

“修辞格是一种语言中为了提高表达效果而有意识地偏离语言的和语用的常规并逐渐形成的固定格式,特定模式。”[2]俗语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修辞格来体现的,这使得道理生动形象、语言简洁凝练、表达新颖别致。笔者对徐宗才、应俊玲编著的《常用俗语手册》(1985)中的1147条俗语修辞格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统计如下:

表1所示,1147条俗语中使用了11种辞格,其中对偶、比喻、借代的使用频率最高,有的俗语还兼用了多种辞格。下面笔者对这三种辞格和辞格的兼用现象进行分析。

(一)常用词格

1.比喻

比喻俗称打比方,是汉语修辞中最古老、最主要的修辞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会使用,只不过是比喻的雅俗程度不同罢了。例如,我们经常听见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说:“圆圆的月亮像盘子。”这样简单的比喻。虽然听来有些幼稚,但我们可以知道小朋友们已经掌握了比喻的基本用法。比喻是用人们所熟知的两个事物的似同点[3]为桥梁,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的辞格,根据本体和喻词是否出现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而俗语中的借喻使用又十分普遍。借喻是用喻体直接当作本体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形式多样,使人们感受到俗语的魅力之大。

A.明喻

(16)伴君如伴虎

(17)兵败如山倒

(18)春雨贵如油

(19)人死如灯灭

例(16)用了喻词“如”和喻体“虎”,把陪伴在皇帝(领导)身边比作在老虎身边待着,危险紧张感描写得淋漓尽致,画面感极强,使听着感到毛骨悚然;例(17)也是用喻词“如”连接本体“兵败”和喻体“山倒”,比喻军队一败涂地;例(18)将春雨比作油,我们知道,在古代,百姓生活十分艰苦,家里的油都十分宝贝和珍惜,轻易不拿来使用。所以,百姓把春雨都上升到和油一样贵重的程度了,足见人们对春雨的喜爱程度;例(19)把“人死”比作“灯灭”,是说人死了什么都不存在了。

B.暗喻

(20)话是开心钥匙

(21)一寸光阴一寸金

(22)人是铁,饭是钢

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用“是、成了、等于”等来代替喻词,或者干脆不出现喻词,交给听者自己体会。例(20)和(22)都用的“是”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将“话语”比作打开人心扉的“钥匙”,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或明白事理;把人比作“铁”,把饭比作“钢”,铁和钢的关系大家都知道,这样形象生动的表达了人要吃饱饭才能继续干活的道理。例(21)直接省略了喻词,直接依靠语义上的理解把“光阴”比作“金子”,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能虚度光阴。

C.借喻

(23)半瓶子醋好晃荡

(24)弹打出头鸟

(25)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2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27)强扭的瓜不甜

例(23)用“半瓶子醋好晃荡”来借喻没有多少真才实学而又自以为是,喜欢显摆自己的人;例(24)比喻出头的人容易受到打击;例(25)用“癞蛤蟆”和“天鹅肉”形成鲜明的对比,来比喻想得到与自己能力悬殊很大的成就;例(26)“大鱼”“小鱼”“虾米”比喻阶级社会中剥削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现象;例(27)指用强迫手段办成的事结果不好,多用在婚姻方面。

2.对偶

所谓对偶,指的是字数相同、句式相同或相近、语义上相互联系的修辞格。俗语借助对偶这一修辞,使得语言对称、整齐、和谐,内容相对而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对称、和谐美的心理。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两种形式,前者除了字数和句式的限制,还要求前后两句的词性一致、平仄押韵、不能出现相同的字眼,而后者则没有这些要求。俗语中能真正做到严对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是宽对,而且有大量使用相同词的倾向。例如:

(28)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29)把势要常踢打,算盘要常拨拉

(30)人老奸,马老滑

(31)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留

(33)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34)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35)春不种,秋不收

(36)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例(28)~(30)属于对偶中的正对,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同一事理,即上下两句意义相同或相近。(28)句中的“金”“玉”都代指一切好的东西,意思是靠近金子就像金子,靠近玉石就像玉石,比喻接近什么就受到什么影响。(29)句“把势常踢打”“算盘常拨拉”都说明一个道理:任何本领都要经常练习才能更精通、更熟练。(30)句“奸”“滑”都是形容人不够诚实,爱偷懒耍滑的不好品性。例(31)?例(33)都是反对,上下两联是相反或矛盾关系,借助正反两个事物来突出事物的本质或道理。(31)句“成事”和“败事”“不足”和“有余”是明显的相反对比,旨在说明一个人没有能力,什么事都干不好。(32)句“高”和“低”相对,用“水往低处流”来映衬“人往高处走”这个道理,鼓励人们积极进取。(33)句“笑”和“愁”相对,说明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人健康的重要性,这比直接说出大道理形象多了;例(34)~(36)句是流水对,也可称为“串对”,指上下联内容包含事物发展的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34)和(36)是因果关系,(35)是假设关系。

同时,以上各例中(28)(29)句用了四个同字,(30)(31)(32)(33)(35)句用了两个同字,因此,足以证明俗语中的宽对多于严对,这是由创造者的文化水平所决定的。因为俗语的创造和使用大多数是人民群众,首先他们没有丰厚的文化知识,其次他们多在人场交往中的口语使用,多是一下就从口中说出,不可能像作家创作文学作品那样仔细斟酌、揣摩用字,考虑字与字之间的平仄押韵等等。

3.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它相关的人或物去代替的修辞手法,也可叫做“换名”。总的来说,借代的原则是以简单代复杂,以具体代抽象,都是用人们所熟知的人或物来代替那些生僻的人或道理。例如:

(37)八字没有一撇儿

(38)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39)操心受累,少活三岁

(40)女大十八变

(41)参谋的嘴,副官的腿

(42)老黄历看不得

例(37)用“八字”代替事情,指事情还没有眉目;例(38)用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程咬金”代指意想不到的人或物,导致事情难以顺利进行,这是专名代泛称的例子。程咬金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普通百姓都了解他的个性,所以以此来表示突发情况既简洁又生动。例(39)用“三岁”定数代替虚数“很多年”,这在中国传统用法中是有迹可循的,清人汪中曾在《述学》一书,《释三九上》一篇中解释说:“生人之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其多。”例(40)“十八”和例(39)的效果是一样的,均代指女孩变化之大;例(41)用“参谋的嘴”“副官的腿”部分代整体,代指一切有特长的人。例(42)则是具体代抽象,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老黄历”代指各种规章制度,使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说话人要表达的道理。

俗语中借代的种类多种多样,以上所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用部分代整体,例如“拿野猪还愿”,“野猪”代指一切别人家的东西;“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中“针”和“金”都是偷的东西中的一部分,分别表示偷的东西少额和大量,情节轻重。

(二)辞格的兼用

俗语的修辞方式多种多样,这就必然导致了一条俗语同时运用几种修辞的情况。这样就使得语言更加优美,事理更加形象,从实用角度加快了俗语的传播和流传。对偶不仅使得俗语在形式上美观,而且用之于口头更是朗朗上口,所以对偶在比喻、借代、映衬等修辞格中均有应用,例如:

(43)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

(44)光阴似箭,一去不返

(45)鱼找鱼,虾找虾

(46)省一芝麻,去一黄豆

(47)有柴一灶,有米一锅

(48)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49)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50)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51)吃多味不美,话多不值钱

例(43)~(45)是比喻和?偶的兼用,例(43)是借喻的手法,用“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比喻树立典型的带头作用,而且上下两联“拨亮”和“照红”“一盏灯”和“一大片”相对;例(44)“光阴似箭”是比喻中的明喻,上下两联又属于对偶中的流水对;(45)句“鱼”和“虾”都是借喻,比喻社会生活中的同类人,从而表达坏人多和坏人做朋友的意思。例(46)~(48)是借代与对偶的兼用,例(46)中的“芝麻”“黄豆”分别代指小的利益和大的损失,用老百姓日常所见的平凡事物来借代抽象的道理,能够形象生动地将道理讲清楚、说明白,上下两联除了“一”字相同,可谓是对偶中的严对了;例(47)的“柴”“米”同类相对,借代生活必需品,意思是:有了柴草就满满地塞一灶炕,有了米就满满地煮一锅,借这一行为代指生活缺乏计划;例(48)用具体的事情来借代就事论事,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头”和“脚”相对。例(49)~(51)则是映衬和对偶修辞的兼类使用,都是用前一句来引出和映衬后一句的内容。

除了上述几例对偶和其他修辞的兼用,还有其他修辞格的兼用现象。例如:“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是顶针和层递的兼用,多用来说明一个怕一个;又如“小鱼掀不起大浪”则是对比和借喻的兼用,“小”和“大”相对,小鱼又是用了借喻的修辞,比喻微不足道的、不起眼的人物;又如“酒朋饭友,没钱分手”兼用了镶嵌格和对偶格,在“朋友”这一词中镶嵌了“酒”和“饭”,前后两句又属于对偶中的串对,形象生动地揭示了酒肉朋友不可靠的这一道理事实。修辞格的兼用,使得汉语俗语语言更富节奏美、事理更加清晰生动,更易于传播和交流。

三、俗语中的语音修辞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在交流过程中,说写者不论是为了追求听觉上的美感效果还是为了营造婉约的表达效果,亦或是营造诙谐幽默的交谈气氛,都会在语音上运用修辞手法。汉语俗语中的语音修辞主要包括押韵、平仄和谐音双关三个方面。

1.押韵

俗语的押韵是由它在流传中的性质所决定的,俗语在形式上采用相同的韵,能够立即引起听话者的注意并易于记忆。而且俗语中的押韵大多押的是“尾韵”,即俗语上句的结尾音节和下句的结尾音节相押。比如说:“人心换人心,五两换半斤”中“心”和“斤”押的就是尾韵。笔者对1147条俗语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85条押韵,其中韵辙可谓是多种多样,每条俗语读来都合乎韵调,琅琅上口。例如:

(52)把势要常踢打,算盘要常拨拉(发花辙)

(53)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由求辙)

(54)不怕家里穷,只怕家里出懒虫(中东辙)

(55)秤不离砣,鼓不离锣(梭波辙)

(56)财主说穷话,光棍说熊话(同字韵、姑苏辙)

(57)隔条江,不同腔(江阳辙)

(58)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言前辙)

俗语押韵也是受到了古诗词的影响,古诗中除了颈联外,其余都要押韵,这样一首诗的前后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俗语也是这样,上下两分句的尾字落在同一个韵上,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对称、和谐美的文化心理。

2.平仄

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几个固定音高型式的声调,表示不同意义。声调可以使音节和音节之间界限分明,使语言富有高低升降的变化,所以汉语音乐性极强。[4]但俗语毕竟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所以不可能像古诗词、文学作品那样讲究严格地平仄相对,但也能做到平仄交错,富于变化。例如:

(59)百闻不如一见(仄平仄平仄仄)

(60)笨工出巧匠(仄平平仄仄)

(61)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62)薄技在身,胜握千金(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63)操心不禁老(平平仄平仄)

从以上各例我们可以发现,俗语很是讲究平仄相错的,读来富有变化,听起来也悦耳动听。如果将“笨工出巧匠”改成“笨工出巧活”,除了“巧”字是仄声,其余都是平声字,读来使人感到平淡无奇,不符合汉语的审美心理,俗语所要表达的道理也就不能清晰地表现出来。

3.谐音双关

双关,是一种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营造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文本模式。而谐音双关是利用音同和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5]汉语俗语中双关修辞用得较少,仅有8例,其中谐音双关有4例占了一半,如下所示:

(64)八九不离十

(65)不打不成材

(66)拿棒槌当针

(67)小树不理不成材

例(64)的“十”和“实”谐音,是说与实际情况差不多;例(65)和例(67)的“材”都是和“才”谐音,说明对孩子要严格管教,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人才;例(66)中“针”和“真”谐音双关,比喻认识不清,把假的当作真的了。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双关这一修辞手法?吴礼权曾说过:“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下,对于特定的交际对象,为了企及特定的交际目的,我们需要讲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表达效果。”中华民族一向是讲求含蓄的,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好的话语(指责、讽刺、避讳等),人们不会用直接的字眼表达出来,往往采用委婉的方式,用折绕、讳饰、双关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一来显得说话者语言文字功底深厚或者品德高尚,二来接受者通过文字解读出真正意味后也不会有尴尬难看等情绪,留住了面子。

总之,俗语是在人民群众的长期口头交流中产生并发展的,经过反复锤炼打磨终于成了言简意赅的句子。它因各种修辞手段的使用而显得意思新鲜、形式生动、道理透彻,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也在选用俗语来刻画人物性格,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俗语真当是我国民间遗产中的一颗朴实而又璀璨的明珠。

注释:

[1]温端政:《中国俗语大全?前言》,2004年,第2期。

[2]《语言学百题?什么是修辞格》。

[3]王希杰认为,比喻要构成,本体、喻体、相异点、似同点是比喻深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四大要素。

[4]?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版。

参考文献:

[1]徐宗才,应俊玲.常用俗语手册[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4]温端政.“中国俗语大全”前言[J].语文研究,2004,(2).

[5]魏爽.汉语俗语修辞探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赵雪伶,张妍.浅析汉语俗语的修辞手法[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4).

[7]刘春清.俗语的来源及特性[J].殷都学刊,2000,(2).

(方水姣 江苏徐州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